跳到主要內容

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6月, 2021的文章

看法、想法、方法

在應徵新人的時候,我通常都會提問一些乍聽之下不著邊際的問題,例如對人生的想法、 對台灣未來的看法,或者對家庭、對工作的態度。 我偶爾也會找同事來閒聊,聽聽他們對公司的看法,對於正在做的工作有沒有什麼意見, 或者認為公司現有的產品還能做些什麼改進。 剛開始談話的時候,同事多半會很客氣地不發表意見,但是經過我旁敲側擊地引導之後, 他們有時也會說出非常寶貴的意見。 每當工作遇到障礙或困難,我則會追問同事有什麼解決方法。 有時候, 我會希望他們不能只準備一套解決方案,還要有幾套備案,總之一定要找到方法。 這就是我觀察同事、培養幹部的方法,漫無邊際的閒聊,可以觀察出一個人所關心的事物、是否擁有廣泛的興趣、對於世界是否有好奇心、是否有豐富的背景知識 ,遇到各種問題時,是否可以觸類旁通、左右逢源。 這些都可以反映出一個人對世界、對人生的看法。而有看法的人不狹隘,心胸寬闊,博學多才。 至於在開會的過程中,碰到特定的命題,我會要求所有與會的同事都要提出建言, 對事情的來龍去脈抽絲剝繭,分析其原由;對事情的未來發展沙盤推演,以指出演變的方向; 或者是提出南轅北轍的想法,衝擊主流意見,再進行反覆辯證。 從這些各式各樣的想法中,可以看出當事人的思維走向,對問題了解的深度, 當然也可以看出其對公司及工作的企圖心。藉由這些想法,我也可以觀察工作者心思細密的程度、思考力及洞悉問題的能力,這些都是未來好工作者、好的主管必須具備的能力。 有關解決問題的方法,更是訓練未來主管的關鍵。 當面臨困難或障礙時,可以趁機觀察同事在分析困難發生的原因、對問題的現狀做出解釋之外,是否還能提出具體的解決方法。 更多詳細內容請點閱以下連結: 看法、想法、方法 資料來源: 經理人  

用3個提問解決問題,隨時懷疑並求證

  培養解題脈絡就像戴上一副新眼鏡,全球知名管理顧問公司波士頓顧問公司( BCG )董事總經理徐瑞廷認為縱使遇到陌生難題,也能從不一樣的視野中找到線索。 一群大學生在週五晚上的課堂上積極搶答,課堂之外還要分組做專案,與新創公司、非營利組織負責人直接討論經營上想解決的難題。 這堂名義上只有 2 學分的課程「策略顧問:方法與實務」,結合邏輯思考的教學和業界個案分析,扎實程度堪比 6 學分的課,甚至被修過的學生們譽為是「台大最有用的課程之一」。 這是全球知名管理顧問公司波士頓顧問公司( Boston Consulting Group, BCG )董事總經理暨合夥人徐瑞廷第 7 年與台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系專任教授李吉仁合開的課程。希望讓學生藉由課程內容與專案經驗,了解顧問業在面對客戶時解決問題的架構。「每個人都有釣過魚的經驗,但不見得能說明釣魚的方法,」徐瑞廷解釋。 徐瑞廷思緒清晰,對答常自然地條列重點,反映出他多年的顧問訓練成果。他在 2005 年加入波士頓顧問公司,參與過的專案遍布歐、美、日、中、印、韓等地,涵括科技與電信產業中長期策略與商業模式、轉型經驗。 顧問有如企業的醫師,為對方找出疑難雜症,進一步診斷體質、對症下藥,就是他的工作。 不過,徐瑞廷本人其實是工程師背景出身。大學畢業於台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,先赴美攻讀史丹佛大學( Stanford University )電機碩士,工作幾年後,他再取得聖塔克拉拉大學( Santa Clara University ) MBA 碩士學位。 徐瑞廷取得電機碩士後,曾在美國電腦公司迪吉多( Digital Equipment Corporation, DEC )擔任 IC 設計工程師,後來 1999 年又在矽谷創業,成立與網際網路、電子商務有關的公司。 徐瑞廷回憶,當時他發現,儘管有技術能力,也曾在大學學過會計、組織行為學等課程,但真實創業的戰場上,每天投入 10 幾個小時工作,滿心想著怎麼活下來,「我漸漸發現,好像少了一個公司要往哪裡走、宏觀一點的戰略思維訓練,」他說。 更多詳細內容請點閱以下連結: 用3個提問解決問題,隨時懷疑並求證 資料來源: Cheers 快樂工作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