畢馬龍( Pygmalion )是一位精於雕刻的古希臘國王,有一天,他刻了一座美麗的少女雕像,而且深深愛上自己的作品, 每天將雕像當作真人對待、無微不至的照顧,沒想到就這樣感動了天神,讓少女雕像化為人類。 到了今日社會, 所謂的「畢馬龍效應」強調的就是他人「期望」所帶來的影響 。 一開始,這個效應最先在教育界受到討論。心理學家發現,當教師對於學生抱有正向期望,學生往往會有更優秀的表現, 因此畢馬龍效應有時也被稱作 「自我應驗式預言」( Self-fulfilling prophecy ) 。 後來,畢馬龍效應也被應用到職場當中。簡言之,主管對於下屬的期望程度,會影響下屬的自信心、潛力和產能。 企業如何應用畢馬龍效應? 1961 年,大都會人壽保險( Metropolitan Life Insurance )在洛克威( Rockaway )的分公司主管歐伯蘭德( Alfred Oberlander ) 進行了一項相關實驗,驗證了畢馬龍效應在企業組織內的影響力。 歐伯蘭德選出自己手下最優秀的 6 位業務員,組成一個團隊,並稱之為「夢幻隊」( Super-staff ), 並為他們訂下一個目標: 完成去年整個組織三分之二的業績。 結果,這支團隊在前 12 週不僅繳出超乎原先設定的預期表現,而且還讓整個組織的業績進步了 40% 。 隔年當組織擴編時,他們再次將「夢幻隊」的概念應用在另一批職員身上,結果整體業績再度成長 25 ~ 30% ,於是這個分組方式就這樣沿用下去了。 當時,歐伯蘭德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: 一開始就被預期能夠達成業績的優秀員工中,所有人都成功達標。 另一方面,那些原本業績較不出色的業務員組成的團隊,卻出現表現下滑的現象,而且離職率也增加。 哈佛商學院教授李文斯頓( J. Sterling Livingston )進一步解釋這個現象:「表現不佳的業務員大多無法維持良好的自我形象、自尊心, 當他們面對上司的低期望時,為了防止自我意識再度受傷,常會盡量避免後續失敗的可能性。他們可能會因此減少電話推銷的次數、 或降低推銷積極度,因為這些行為都有可能會造成更多的否定。」 如此一來,他人的低期望加上自身的低自尊,反而形塑了一個更可能失敗的循環模式,並且驗證了主管的負面期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