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闆扮黑臉有學問 某一次,我底下有一位新主管上任,部門同仁上班遲到的情形很嚴重,可見新主管的管理並不成功。不過,我站在他的立場想, 因為他剛上任沒多久,可能覺得不方便馬上擺出嚴厲態度,給人「新官上任三把火」的印象,說不定會有反效果。 於是我把新主管請到我的辦公室,事先跟他講好,「我發現你的部門遲到情形很嚴重,所以等一下開會的時候,我會當面責備你說: 『你為什麼沒有管好屬下?為何根據人資給我的資料,你們的上班情況這麼差?遲到的人這麼多?你應該好好管理你的部門!』」 換句話說,就是我在開會罵新主管之前,先讓他心裡有數,告訴他為什麼我要這麼做。最後,再由我來扮黑臉,幫他建立職權,可以管理底下的人。 啟發與迷思 這個故事的啟發是,我表面罵主管,其實是換一種方式,建立新幹部的管理權。當新幹部自己也被老闆罵了,更能讓屬下理解, 新幹部在指正他們的時候,不是因為新官上任很兇,存心要給大家下馬威,而是背後也有老闆的壓力。 明確分工,授予責任,幫屬下建立職權 高階主管應設法幫屬下建立職權,重點是明確分工,以各種方式授權低階主管,布達核決權限,賦予他們責任,甚至建立 KPI 、設定目標以便管理。 包括業績目標、部門的客訪頻率、要開發出多少新客戶、要填寫客訪日報或週報、同仁的出勤到班等等,任何工作都可以設定目標,賦予低階主管責任與權限, 帶領團隊達成。當然在此之前,高階主管要先與他溝通,希望他帶團隊做到什麼程度? 不僅如此,高階主管的工作重點還包括,以各種方式幫屬下鋪路、站台,例如陪同新任主管出席重要的會議或簡報,甚至幫他開場;介紹他認識客戶、供應商, 幫他引薦人脈關係等等。必要時,甚至藉由公開責備新任主管,讓他有充分的責任與權限來帶團隊;當然在此之前,高階主管可透過事前的照會, 讓新任主管不會心裡不痛快,更能幫助他無形中建立職權。凡此種種,做好這些環節,是向下管理的成功關鍵。 教練式的領導統御,不直接給答案 許多老闆採用「命令式」的領導,看到底下主管的管理績效不彰,就叫來臭罵一頓,直接命令他該怎麼做,從不給屬下反映的機會,我認為是不理想的。 … . …… 更多詳細內容請點閱以下連結 : 向下管理的方法:為屬下建立職權,落實教練式 領導
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先生說過,如果把領導解釋成「管人」那就錯了,真正的領導是能帶著大家共同完成一件事情。 「領導」這二個字貫穿了我們的職涯,在基層員工時期,會想著如果我的主管有這些特質就好了,開始進階到管理層,就會開始思考我應該具備什麼領導者特質。以下提供 10 個好主管應該要具備的領導者特質,看看哪幾塊是你需要修練的拼圖。 1. 擁有大目標,能夠帶領團隊專注向前 「為什麼又朝令夕改?」、「反正一定會改,我們先等上面做決定!」,這些話是否很熟悉?當管理者無法定義或是給予團隊目標的時候,所有的成員就會在每一個卡點等待,因為他們不知道要往哪裡去。因此無論你是基層、中階主管或是高階主管,必須要有一個明確的目標,並且讓大家知道,我們要一起往那邊邁進,就算中途有修正,只是修正去的方法,而不是突然轉向。 2. 善於決策,並能承擔責任 「決策」絕對是領導者特質的重中之重,這也是團隊重要的「安全感」來源。身為主管,決策是你的責任,同仁跟著你的決策行動,就算最終結果不好,你也願意承擔,同仁拿到你的令旗就會毫無顧忌的往前衝,因為他知道就算最終失敗,你會承擔。將帥無能頂多累死三軍,但是若將帥不扛則,他將無軍可累。 3. 懂得適時賦權,給予同仁機會,培養接班人 「賦權」是一個雙贏管理機制,給予底下同仁能夠決定某些事情的權力時,同仁能開始學習當責,對自己有自信,找到工作的成就感。 主管也能變得輕鬆,有時間做更多規劃的工作,並且也能從中找到該職位的接班人,當主管再進階,原本的主管職就會有同仁順暢的補位。 權力抓在手上,只會累死自己,給予同仁機會,他們會給你驚豔的反饋。 4. 幫助團隊與同仁的成長 一個人很厲害那就只是「鶴立雞群」的清高,讓一群人成功抵達終點,才是「領導者」。因此管理者必須擁有的領導者特質中,讓團隊進步與讓同仁成長也是很重要的一環,讓同仁在專業上能夠不斷學習的機會,或是身為領導者能夠適時給予指導,讓同仁在團隊中能感受到自己不是原地踏步,他就會更願意留下來,而整個團隊的人都在慢慢進步,團隊的能量就會慢慢變大,距離成功也就不遠了。 … . …… 更多詳細內容請點閱以下連結: 領導者特質是什麼?好主管應具備的10 項領導者特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