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人以為,當上主管就代表成功,但現實是——當上主管後,挑戰才剛開始。
我們會發現,許多主管都是從優秀的執行者晉升而來。過去,他們靠著高效完成任務、卓越的個人能力脫穎而出,然而當他們成為主管,卻發現事情開始變得複雜且不受控。
「自己做比較輕鬆,帶人怎麼這麼麻煩?」
「以前只要顧好自己的 KPI,現在要顧整個團隊,壓力變好大!」
「部屬怎麼不照我的方式做?難道他們不懂嗎?」
這些困惑,來自於角色切換得不夠順暢。
因為主管從會「做事」到會「帶人」,需要有三大心態轉變:
1.
放下「超人模式」,不要一個人當三個人用
很多主管剛上任時,習慣自己衝第一,因為這是他們最熟悉的工作模式。但是主管的責任是讓整個團隊成功,而不是靠自己拼命。團隊成功,才是主管的成功。
2.
克制自己的「解題慣性」,避免讓團隊變弱
優秀的主管能夠快速找到解決方案,這是一種天賦。但如果任何問題總是親自解決,團隊的成長機會就被剝奪了。讓團隊成員自己思考、自己動起來、自己解決問題,才是長遠的成功策略。
3.
學會「引導」,讓團隊自主運作
領導者的價值不在於發號施令,而在於能否創造一個讓團隊自動自發的環境。當團隊能夠自主思考、主動回報、彼此支援,主管的壓力自然會減少。
因此學會「引導」技巧,對於主管尤其重要。
當年我在台積電,從工程師升上主管的時候,其實也犯了以上的錯誤,總是一個人當三個人用、遇到問題親自解決以及常常對同仁發號施令等,讓我有一陣子非常不適應,感覺比以前更累,甚至還出現「天啊!早知道就不要升上主管」的負面想法。
.……
更多詳細內容請點閱以下連結: 主管的終極目標是「不被團隊需要」?帶人帶到頭痛,問題可能出在少了這些心態!
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