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是否也有過類似的經驗?年初為自己設定今年要達成的目標,也對達成這些目標充滿希望與熱情,但年底回顧時,卻發現真正實現的目標寥寥無幾,最終只能以一句無奈的「計畫趕不上變化」草草收場。 這種執行力低落的情況,就像廚師精心規畫一場盛宴,最後卻只端上一兩道菜,或是把每道菜做得七零八落,讓客人嚴重懷疑他的能力。 《哈佛商業評論》帶你深入了解執行力的真諦,拆解它的關鍵要素,並從我們豐富的知識庫中,萃取出一系列具體可行的方法,讓你提升執行力,不再「紙上談兵」。 什麼是執行力? 執行力,簡單來說,就是將決策或計畫轉化為實際行動,並達成預期成果的能力。 它不僅僅是「把事情做完」而已,更包含著堅持不懈、有效率地達成目標。 如果我們仔細拆解執行力,可以發現它至少包含 5 個關鍵要素: · 熱情與決心: 對目標充滿熱情與不輕易放棄,也就是所謂的 恆毅力 ,是執行力的根本。 在面對挑戰和挫折時,具有恆毅力的人能夠堅持到底,持續朝著目標邁進。 一般來說,恆毅力的有無,可以預測你能否成功達成高難度的目標。 · 專注: 執行力強大的人都知道,在雜事纏身的情況下,還能保持專注,是達成目標非常重要的條件。他們會排除不必要的干擾,將有限的心力投入到他們的目標上。 · 效率: 在期限內完成任務或目標,不代表你有執行力。 把時間和資源做最有效率的利用,才是執行力的關鍵。這涉及到時間管理、任務規畫、流程改善等等不同的方面。 · 紀律: 有執行力的人能夠抵抗誘惑、克服惰性,堅定朝目標前進。 它不是僵化的規則,而是為了實現目標而採取的自我管理方式。如果缺乏紀律,很容易迷失方向,被各種內在天性、外在環境所牽絆,最後偏離原始目標。 · 應變能力: 在邁向目標的過程中,你會遇到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