管理學之父彼得.杜拉克(Peter Drucker)曾說,「企業一切的經營活動,最終都是為了績效。」
確實,績效關乎一家企業的存亡,但是,如何達成績效呢?既然績效是公司的經營成果,採用重視「結果」的績效考核制度,是一般企業普遍的做法。
然而,擁有 3 萬 7000 名員工的奇異(GE),2015 年宣布不再採用年度績效考核制度,其他知名企業如微軟(Microsoft)、IBM、Adobe 等,也都紛紛跟進。
這波管理變革趨勢中,愈來愈多經營者認為,傳統的績效考核,容易流於官僚形式,職員為了「搶分數」,更可能上演明爭暗鬥。
如果組織不以獎懲、評鑑制度為重,該如何督促部屬完成目標?你可以參考的是,近年來 Google、領英(LinkedIn)、推特(Twitter)、荷蘭國際集團(ING)等跨國大型企業,都開始採用「目標與關鍵結果」(OKR,Objectives and
Key Results)的管理方法。
不以獎懲評鑑為核心,強調團隊自主性
OKR 的發展,是由目標管理(MBO,management by objectives)理論演變而來。
早在 1950 年代,杜拉克就提出目標管理的基本框架,他於《管理的實踐》陳述一個情境:有人詢問三個石匠在做什麼,首位石匠答稱「我在養家活口」;第二人說「我做的是全國最棒的石匠技藝」;最後一人則自信表示,「我在蓋一座大教堂」。
故事中,第三位石匠明確說出「蓋教堂」的大願景,正是杜拉克的主張──管理者需要建立類似的目標,並向員工闡明要做出何種貢獻,以便實現理想。不過,美國企業家安迪.葛洛夫(Andy Grove)1990 年代擔任英特爾執行長時,發現許多公司執行目標管理的過程,已逐漸背離杜拉克的初衷。
比方說,有些主管強制地把「自己」的目標分配給部屬;公司以一年為周期檢視目標,卻無法跟上市場變化;甚至,員工不曉得企業的大方向是什麼,整天只埋首拚業績達標。
因此,葛洛夫改良目標管理的模型,提出 OKR 理論,並由矽谷創業投資家約翰.杜爾(John Doerr)把該體系引進 Google,Google 的成功,吸引了更多企業嘗試此制度。
這套理論正如其名,「O」是指目標(objectives)、「KR」則是關鍵結果(key results),它是一項溝通工具,幫助所有人了解最新目標是什麼,由團隊討論出一個周期內定向的大目標,用來告訴大家「我們現在要做什麼?」接著擬定 2~4 個定量的關鍵結果,輔助成員了解「如何達成目標的要求」。….
更多詳細內容請點閱以下連結:一次讀懂
Google、Linkedin 都在用的 OKR 目標管理法
資料來源:經理人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