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
用3個提問解決問題,隨時懷疑並求證

 


一群大學生在週五晚上的課堂上積極搶答,課堂之外還要分組做專案,與新創公司、非營利組織負責人直接討論經營上想解決的難題。

這堂名義上只有2學分的課程「策略顧問:方法與實務」,結合邏輯思考的教學和業界個案分析,扎實程度堪比6學分的課,
甚至被修過的學生們譽為是「台大最有用的課程之一」。

這是全球知名管理顧問公司波士頓顧問公司(Boston Consulting Group, BCG)董事總經理暨合夥人徐瑞廷第7年與台灣大學
國際企業學系專任教授李吉仁合開的課程。希望讓學生藉由課程內容與專案經驗,了解顧問業在面對客戶時解決問題的架構。
「每個人都有釣過魚的經驗,但不見得能說明釣魚的方法,」徐瑞廷解釋。

 

徐瑞廷思緒清晰,對答常自然地條列重點,反映出他多年的顧問訓練成果。他在2005年加入波士頓顧問公司,參與過的專案遍布歐、
美、日、中、印、韓等地,涵括科技與電信產業中長期策略與商業模式、轉型經驗。

顧問有如企業的醫師,為對方找出疑難雜症,進一步診斷體質、對症下藥,就是他的工作。

不過,徐瑞廷本人其實是工程師背景出身。大學畢業於台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,先赴美攻讀史丹佛大學(Stanford University)電機碩士,
工作幾年後,他再取得聖塔克拉拉大學(Santa Clara UniversityMBA碩士學位。徐瑞廷取得電機碩士後,曾在美國電腦公司迪吉多(DEC
擔任IC設計工程師,後來1999年又在矽谷創業,成立與網際網路、電子商務有關的公司。

 

徐瑞廷回憶,當時他發現,儘管有技術能力,也曾在大學學過會計、組織行為學等課程,但真實創業的戰場上,每天投入10幾個小時工作,
滿心想著怎麼活下來,「我漸漸發現,好像少了一個公司要往哪裡走、宏觀一點的戰略思維訓練,」他說。

創業4年多,徐瑞廷因緣際會接觸到顧問後,發現有這樣一類工作,每年投入數個專案,幫客戶檢視經營策略。顧問業猶如「經營者的士官學校」,這一點很吸引他。

 

如何訓練做經營策略的能力,如同運動重量訓練一樣,必須專注鍛鍊相關肌群,才看得見成果。
他用游泳比喻:「就像把自己丟到一個只能游自由式的地方,可以快速逼自己成長,而不是東游一點、西游一點。」經過準備與練習,
他在2005年進入波士頓顧問公司,2011年回到台灣。

 

提出3個問題:有脈絡地拆解企業經營難題

究竟解決問題要怎麼學?徐瑞廷認為,個人若懂得建立一套思考邏輯架構,往往可以幫助組織更全面評估挑戰。

徐瑞廷提到,管理顧問在面對客戶的現況時,最常問的3個問題分別是「真的嗎?」(Is it true?)、
「那又怎樣?」(So what?)跟「為何如此?」(Why so?)。  ……

 

更多詳細內容請點閱以下連結: 用3個提問解決問題,隨時懷疑並求證

資料來源:Cheers快樂工作人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別等到升職才學怎麼「當」主管!少了 3 個練習,主管會做的很辛苦

績效面談後,一批員工將晉升成主管。 不過,優秀的員工不一定總能成為傑出的經理人,管理職需要照顧、考慮的層面,比起擔任基層工作者廣闊太多。   為了避免你的新手主管水土不服,你需要在拔升之前以下 3 個面向先投資、培訓他們:   1. 晉升前進行訓練 許多公司在員工當上主管後才給予培訓課程,其實為時已晚。 如果希望他一上任就能有即戰力,那麼企業應該對管理職的訓練制定一套完整的計畫,包含在事前便進行專業訓練,學習所需的領導技能。 舉例來說,在教育訓練課程中安插部分領導相關課程,提供潛在的領導者寶貴的學習機會, 即使他們以後沒有晉升成主管,也能理解站在管理者的角色是如何思考的。   2. 先行安排導師 培育新手主管的計畫裡,應該還包括幫他安排導師或教練。有些企業往往在員工陷入困境後,才啟動輔導機制。 這種生病才來找醫生,而不防患於未然的心態,不僅導致員工緩下成長腳步,也因要彌補錯誤,增加企業額外的成本。 讓高層領導者擔任導師或教練,可以讓新晉主管擁有足夠的空間、時間應對挑戰,並能更深入地了解他在組織中遇到的問題。 而在他上任前,就請他先與導師聊聊未來的計畫,或者請教可能會遇到的問題,持續保持聯繫。   3. 蒐集來自其團隊的反饋 除了公司給予的訓練,從實戰中獲得經驗也是新手主管成長的重要面向。 建議在他帶領的部門中安排定期機會,請成員針對上司提供領導面的回饋。……   更多詳細內容請點閱以下連結: 別等到升職才學怎麼「當」主管!少了 3 個練習,主管會做的很辛苦

僅 5% 員工是 A 級人才!主管如何識才、培育更多超強部屬?我的 3 點建議

  所謂的人才,是要去管理他人的人,要能夠吸收「日月精華」,再不斷展延、產生效益。 如果樣樣東西都要人家教,就不能算是人才。尤其,很多年紀輕輕就成為菁英分子的人,往往到後來都無法成為真正優秀的領導人。 有一句話叫做「小時侯胖不是胖」,依照我的觀察,很多所謂的「青年才俊」,最後往往都無法成為真正優秀的領導人。 原因在於他們只是學了一個「形」便拿來套用,並沒有真正地內化。 所以,倘使這些「青年才俊」年紀輕輕就願意努力學習,尚能學到一些東西,成為組織中的中間幹部;最糟糕的是當他受到大家的鼓勵,稱讚他是菁英分子,產生自己很行、很優秀的認知,反而降低持續體驗與學習的努力,最後無法勝任工作,遑論成為卓越的領導者。 「形」就是外顯。 西方的理論比較強調外顯的部分,希望人們表現出有自信的一面;但是這樣的人,雖然看起來很耀眼,卻很容易淹沒在掌聲之中。 相反地,有些人看起來沒什麼自信,但是他內部有某些東西持續成長,當內涵累積到某一種程度的時候,就像大家說的「開竅」,他便會開始慢慢發光,內涵才是真正的能力。 我們在衡量人才時,往往只從他外顯的學歷、工作經驗等等角度來看,可是還有一些能力本身並不那麼耀眼,但它就像一種催化劑, 讓事物可以從內部不斷醱酵,這些反而是更為根源、更重要的根源能力。 如果沒有這些根源能力做為基礎,其餘的能力條件將無法長期、持續不斷的產生。 因此,了解這幾項根源能力,有助於領導者與主管真正有能力讀人識人,找到真正的高潛力人才。 一、涉務性 首先,就是「涉務性」。 涉務性強調的是一個人必須養成涉及一般事務的習性,習慣去瞭解自己所接觸到的東西,而不是因為它目前對自己沒有價值,就視若無睹。 效用 1 :幫助學習 隨著年齡增長,見到外面的世界,你接觸的事物愈來愈多,不管是報紙新聞,還是你自己實際接觸到的事物,都會愈來愈多元,這些東西都不是什麼特別重大的項目,可是點點滴滴累積起來,就變成一種常識。 專業能力你可以透過學習而學會;但是「常識」,它的範圍太廣泛,那是從每個人自出生以來便一點一滴累積下來,變成一種習慣,沒有辦法在企業裡面教會一個人要有什麼樣的常識。 常識可以幫助你學習,當你在課堂上學到某樣東西的時候,可以連結到實務的世界,知道可以跟什麼東西互相對應;否則的話,如果是在「真空」裡面學習,不曉得外面的世界是如何實際應用的、

給心累主管:想養出「不掉球」的當責團隊,其實關鍵在你

個頂尖團隊與平庸團隊的差異,在於有多少人願意「多做一點點」( One more ounce )。 但想擁有主動接球、彼此補位的夢幻團隊,還得取決於主管。   當責人才養成 3 關鍵: 1. AI 競爭下,展現當責=打造不可取代性 2. 主管需修煉:落實領導、管理誠信與引導屬下 3. 組織也有責:「獎勵、權力、能力」缺一不可   曾經打過雙打的人,對這樣的情境一定不陌生:一顆球飛向兩人中間,兩人默不吭聲、同時以為對方會接球, 最後,誰也沒出手,只能眼睜睜看著團隊失分,再相互責怪。 這是許多人在日常工作中的寫照。主管發派了一項任務,「所有人」都推測「某個人」會去做,且「任何人」都能做, 導致最後「沒有人」真正捲起袖子行動。   「很多公司會說,我把目標設定好就夠了,其實這只是一個開始,」前麥肯錫資深顧問、台大領導學程兼任副教授孫憶明提醒。 作為國內外許多企業數位轉型與組織領導的顧問,他觀察到台灣過去製造業「說一才做一」的管理模式將愈來愈不管用。 「未來走向更多元的商業模式、更貼近市場與客戶,我們要培養的人才必須更自主當責。」 孫憶明強調,這正是許多企業保持頂尖的秘密。   負責還不夠嗎?當責才能展現個人價值 「負責」與「當責」有什麼不一樣?從英文來看,負責是“ Responsibility ”,意即接收到什麼指定、就做出相對的回應, 心態上是被動的;當責則是“ Accountability ”,可被問責、把結果視為自己的責任,不只做完而且還確保有成效,心態上是主動且積極的。 很顯然,面對市場的易變性與模糊性,一個組織擁有愈高比例的當責人才,愈容易應變外界挑戰,即時把握商機。   然而,當責不單是為了組織,更是工作人在 AI 時代下展現不可或缺性的要領。 孫憶明直言:「為了累積自己的價值、信用和專業,這是每一個人都要做的修煉。」 建議從以下 3 個面向思考: 第一,你有沒有「多做一點」( One more ounce )的精神?把份內事完成之後,你是否想過如何優化成效?是否問過同事可以如何協助對方? 這份願意多走一哩路的熱情,很容易就會被團隊察覺。   第二,你有沒有為組織「多創造價值」?當責並不鼓勵一味付出或窮忙,任何多下的功夫,必須能在某些指標或數據上被衡量。 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