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一個實驗是這麼做的,每個參與團隊都會拿到 20 條生的義大利麵條、一卷透明膠帶、一卷繩子、一顆棉花糖,獲勝條件是在一定的時間內,製作出最高的結構體,且棉花糖必須在最頂端。
參加者包含商學研究生、執行長、幼稚園兒童。你覺得,誰會獲勝呢?
執行長和商學院的學生擅於精密思考,但結果,幼稚園兒童建造出的結構體平均約 26 英吋(約 66 公分),優於執行長的 22 英吋(約 56 公分),以及商學研究生的 10 英吋(約 25 公分)。
《高效團隊默默在做的三件事》作者丹尼爾.科伊爾(Daniel Coyle)指出:
人類的直覺引導我們專注在個人的技能上,像是執行長團隊表現出的理性與專業,但完成一項任務,重點不在於個人能力,而是團隊如何互動。
執行長團隊表面上看起來合作,但他們可能內心想著,誰才有資格掌控局面?
批評某人提出的想法沒關係嗎?這些與地位、掌控權有關的問題,使得他們沒能全心全意專注在任務上。
反觀學齡前幼童隊,看似沒有條理,但他們肩並肩一起往前衝,快速行動、實驗、重頭來過,反而更有效率地解決問題。
孩子們的勝利並非憑著他們的聰明才智,而是用比較聰明的方式工作,這個方式指的就是良好的團隊文化。
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有些團隊,雖然聚集了聰明的個人,卻無法做出好的決策,有些團隊正好相反。
聚集一群聰明人,還需要有良好的團隊文化
科伊爾耗費4年拜訪世界公認的成功團隊,研究對象廣及電影工作室、特種部隊、籃球隊等,發現們的文化都有3個共通點,分別是塑造安全感、分享弱點、確立目標。
1.塑造安全感
如果你在某個群體中感到親密、安全,就容易產生高度的凝聚力。這可以透過某些行為,像是眼神接觸、笑聲、模仿等,逐步建立起社交聯繫。
企業可以透過非正式的場合增加親密感,像 Google 不時舉辦街頭曲棍球競賽,團隊中的任何人,不論部門或位階,都可以透過競賽進行大致「等量」的說與聽,成員肩並肩,安全地連結在一起,建立起一定程度的歸屬感。
2. 分享弱點
A 發出脆弱訊號,B 偵測到並回應,A 感到開心、主動關心 B,形成脆弱循環,彼此親密感提升。
哈佛大學(Harvard University)組織行為學教授杰夫.波爾瑟(Jeffrey Polzer)解釋,我們通常將分享脆弱視為過度暴露情感,會造成他人困擾,但事實剛好相反。
根據波爾瑟的研究,當一個人傳遞出自己的弱點,或是需要幫助的訊號,其他人也會比較願意敞開心扉,形成一個脆弱循環(vulnerability loop),彼此坦誠交流,信任感隨之提升,合作的默契就會更好…..
更多詳細內容請點閱以下連結: 讓一群人變一個團隊!高效團隊默默在做的 3 件事,6 張圖帶你了解
資料來源:經理人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