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:
1.同仁表現不盡理想時,主管採取「點到為止」的方式常常效果不彰,和年輕人的成長背景、思考方式有關。建議主管在溝通前可以先列下大綱,並排列說話的順序。
2.在溝通時,「言簡意賅」的前提是同仁有舉一反三的能力;若同仁無法舉一反三,那較好的溝通模式是要跟進追問、請同仁提出具體作法並明訂時間。
申處長實在快抓狂了,面對月底還落後一大段的達成率,同仁們竟然還一副無所謂的樣子,在會議上他已經盡量控制著自己,把業績做不好的同仁找出來,並且請這些同仁分析做不到的原因,希望能藉此產生壓力,讓他們趕快趕上。
但是在最後做結論的時候,申處長的說的是:「我知道各位同仁辛苦了,也相信大家了解達成業務的重要性,這邊我就不多說了,我相信大家懂我的意思,請大家繼續加油。」申處長覺得自己的情緒控制的不錯,他認為還是要留面子給同仁,他相信大家會懂的。
會議結束了,同仁一哄而散,離開會議室的時候三三兩兩,有說有笑,彷彿剛剛的內容,從來就沒有出現過壓力……
為什麼主管言簡意賅、點到為止的方式,毫無作用?
一、形成背景:
1.主管受到過去的領導統御習慣制約:
自古以來,君王的統御之術希望塑造「天威難測」的距離感。對於臣下做出「言簡意賅」的訓示,希望三言兩語的點到為止,剩下就看造化。而所有臣子們也視其「揣摩上意」聰慧的程度,而決定的被拔擢的機會和順序。許多主管受到傳統的影響,也衍生了這樣的習慣。
2.年輕人從小習慣被「完整告知」:
老一輩當年的父母通常話不多說,剩下的就要由小孩自行去猜測父母真正的想法和涵義;現在年輕人從小接受父母的尊重,父母會完整的將事情的來龍去脈都講清楚,也讓年輕人養成了「聽下情上達」的習慣。
3.新世代欠缺「舉一反三」的習慣:……
更多詳細內容請點閱以下連結:業績大落後,部屬還「沒要沒緊」?主管不用捏爆橘子,也能改善的方法是…
資料來源:商周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