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acebook考核員工的方法,採用force ranking,雖然有很多爭議,但卻仍在許多大型企業內使用。
這套行之有年的「強迫排名」程序真的能夠激勵員工,提升效能,讓組織進步嗎?
作者發現真的的原因不是方法,而是經營管理者的心態。
有一篇文章談到Facebook考核方法,採用了force ranking導致員工士氣低弱與文化變質。
force ranking或許是一個有爭議的考核工具,強制把員工進行排名與分級,只有10%的員工能拿A、40%拿B、40%拿C、10%拿D,而獎金與未來的升遷全看過去的考核的級別,常見的爭議是:
1.強制排名制度不是變相的逼員工不合作,而是競爭嗎?
2.如果整個部門的表現都達標了,難道不能全部員工都拿A嗎?為何要在A team裡面再分出考核D的?
3.跨team之間又如何平衡呢?我所在的團隊是A team,另一個team只是一般的團隊, 我們最菜的可能還比他們最資深的厲害,要拿D應該也是他們team,怎麼會是我們呢?
force ranking雖然有很多爭議,但卻仍在許多大型企業內使用,過去傑克․威爾許曾公開表示:
「我們將公司員工分成三類,前20%、中間70%的高績效表現群,以及末端的10%。」
公司必須從精神與薪資層面,珍視並孳育前20%的員工,同時解雇最後10%的員工。
他特別讚揚這套行之有年的「強迫排名」程序,他認為解雇流程一定要每年進行,否則「不僅是個管理上的錯誤,也是種假慈悲。」「必須培養換人決心,以人性的方式來改變那末端的10%,而且要每年執行。如此才能創造真正的菁英族群,並使其枝繁葉茂。」這是所謂的271,而阿里巴巴則是採用361的比例,阿里巴巴似乎沒有因為force ranking而讓內部員工怨聲載道,中間的差異到底是什麼?
其實考核方法與工具本身,對員工的影響性其實還好,關鍵點其實是使用績效考核工具背後的心態。
績效考核的初始目的其實圍繞著,
第一,識別出員工的工作表現,
第二,據此決定如何透過提升員工績效進而提升公司整體績效。
識別員工的工作表現,這沒什麼問題,有問題的點往往出在識別後要做些什麼。
假設今天我是被考核的對象,考核完後發現我的表現如下:
1.專業能力:7分(勉強及格,但有改進空間)
2.溝通能力:6分(無法清楚表達自己的想法)
3.成長潛力:8分(剛到職時什麼都不懂,現在已經可以獨當一面)
識別出這些狀況後,公司與主管針對考核狀況給我反饋,並告知我努力的目標,讓我能朝向正確的方向改進,那我覺得非常好。
然而,若我的主管是直接告訴我「你的考核分數一般,排在部門的中後半段,考核拿C,年終獎一個月,部門有70%的人排在你前面,請多多努力。」
那我的心情又不同了,我只得到一個等級跟排名,卻沒有獲得其它對我有幫助的資訊,這個考核只對公司有意義,對我個人卻沒有任何價值,那這個考核基本是失敗的。
我過去也經歷過force ranking,也曾經是那個喊著「我團隊所有人都表現的很好」、「我們團隊都是菁英,要拿D應該也是其它部門拿」的主管,經歷過幾種績效考核方法後,我有以下幾點感悟: 多數人能接受自己有待改進之處,但不喜歡被拿來跟他人做比較;多數人希望自己能透過績效反饋,而得知自己哪邊表現不好,並加以改進;但不喜歡只看到一個冷冰冰的考核分數;多數人希望追求有意義的Why,而不希望盲目的追求一個KPI數字。
如果分級的目的,是為了讓不同表現的同仁接受不同的指導或培訓,那對同仁來說是一個正向的考核過程,但若只是為了排名,好決定獎金的分配或判斷升遷的資格,那對員工來說,絕對只有負面的效應。
績效管理正確的作法
多數公司在談績效管理這件事時,其實還是非常強調控制、考核,然而績效管理真正重點應該放在回饋,以及協助員工提升工作能力。
專業經理人有什麼道理要花一大堆時間,只是為了告訴一個員工他該做什麼,確認他的工作表現,然後給他一個80或85分的績效分數呢?
我們為什麼不把時間花在給員工回饋,讓他知道哪邊做的好,哪邊做不好,必要時提供我們的經驗與建議給他,讓他工作能力不斷提升,並把事情愈做愈好呢?….
更多詳細內容請點閱以下連結: 績效考核的問題不在工具,而是經營者的心態
資料來源:天下部落格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