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
空有主管頭銜卻帶不動人?學習令人想追隨的4項要素


有些人際互動技巧確實是能傳授的,但我不確定是否所有技巧都是如此。

比如同理心(Empathy,讓人產生共鳴的能力)就可能是練習不來的,就像魅力一樣,
正如教育家兼前迪士尼高層馬蒂.卡普蘭(Martin Kaplan)所說:
「我認識的一些領導者並不是很有魅力,但他們仍然是個領導者。不過,有魅力的人確實更容易感動和激勵他人。」
格洛麗亞.斯泰納姆(Gloria Steinem)也補充:「確實有很多傑出的人,對他人的處境無法感同身受。」

 

CBS的高階主管芭芭拉.柯迪(Barbra Cody)就很擅長用同理心來工作,並認為這是很女性的領導特質,
她說:「我認為女性看待權力的方式與男性不同。我對個人權力沒有任何需求,特別對凌駕於他人之上沒興趣。
我想要的是那種讓公司能夠良好的運作,員工表現優秀的能力。身為母親、妻子和女兒,我們都是照顧者,
生活中多數的照顧者多半是女性,即便我們在商場上獲得成功,還是會繼續擔任這種角色,這是自然的本能。」

 

「我認識每一個底下的員工,甚至知道他們丈夫、妻子和孩子的名字,我知道誰哪天生病了,知道哪件事情該問誰,
對此我一直感到開心與自豪。這就是我在職場上的特別之處;我也認為大多數人喜歡這種氛圍,
這是讓員工們忠誠且投入自己工作的原因。我想這是女性特有的特質。」

然而男性領導者也談到同理心的重要性。
音樂家賀伯.艾普特(Herb Apted)說道:「與藝術家打交道的關鍵之一,就是對他們的感受和需求保持敏銳,
給他們發表意見的機會,以及表達內心精彩想法或不滿意見。」

 

同理心不單對藝術家有用。幸運超市前執行長唐.瑞奇(Don Ricky)說:「身為團隊成員或老闆,我認為一定要你的夥伴明白,
你知道他們的存在,也明確的知道他們在做些什麼。
透過互動感受彼此的夥伴關係,會一起認真把事情做好,如果出現問題,目標就是盡快解決,而不是把責任怪罪到誰頭上。」

 

讓人願意主動跟隨的方法

當然,同理心並不是收服人心的唯一關鍵。羅傑.古德(Roger Goodell)解釋了他是如何在沒有強加控管的情況下,
也把事情做好:「我本來一直都獨來獨往,但是擔任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門診部主任後,我逐步發展出了一套共識式的領導模式,
讓團隊共同解決問題。遇到醫療狀況或投訴時,我們就即時公開透明的處理。
我雖然是主管,但這並不代表我必須或我有權單獨承擔責任,這必須以團體身分來處理問題。」

電影導演薛尼.波勒(Sydney Pollack)也認為,領導者必然需要多數人的支持:
「或許你真的可以利用恐懼,或透過恐嚇的手段讓眾人跟隨你的步調,讓他們感覺自己覺得有義務跟著你,
甚至你也可以藉由讓別人產生罪惡感來領導他人。」
「許多領導者都利用過恐懼、依賴和罪惡感,美國海軍陸戰隊的新兵訓練就是這樣做的。但問題是你在創造服從的同時,
也在創造憎恨。用物理學來比喻,就好像你可以在媒介中移動,但會產生大量的阻力和反作用力。」

「我認為以下2種追隨動機是更加正向的:第一種是,對領導者的真心相信,另一種則是為了自己而追隨,你相信跟隨對方是當時最好的選擇
身為領導者,你必須讓他人清楚知道,比起不要跟隨你,接受你的帶領對他們來說更好……

 

更多詳細內容請點閱以下連結:空有主管頭銜卻帶不動人?學習令人想追隨的4項要素

資料來源:商周- 領導馭人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別等到升職才學怎麼「當」主管!少了 3 個練習,主管會做的很辛苦

績效面談後,一批員工將晉升成主管。 不過,優秀的員工不一定總能成為傑出的經理人,管理職需要照顧、考慮的層面,比起擔任基層工作者廣闊太多。   為了避免你的新手主管水土不服,你需要在拔升之前以下 3 個面向先投資、培訓他們:   1. 晉升前進行訓練 許多公司在員工當上主管後才給予培訓課程,其實為時已晚。 如果希望他一上任就能有即戰力,那麼企業應該對管理職的訓練制定一套完整的計畫,包含在事前便進行專業訓練,學習所需的領導技能。 舉例來說,在教育訓練課程中安插部分領導相關課程,提供潛在的領導者寶貴的學習機會, 即使他們以後沒有晉升成主管,也能理解站在管理者的角色是如何思考的。   2. 先行安排導師 培育新手主管的計畫裡,應該還包括幫他安排導師或教練。有些企業往往在員工陷入困境後,才啟動輔導機制。 這種生病才來找醫生,而不防患於未然的心態,不僅導致員工緩下成長腳步,也因要彌補錯誤,增加企業額外的成本。 讓高層領導者擔任導師或教練,可以讓新晉主管擁有足夠的空間、時間應對挑戰,並能更深入地了解他在組織中遇到的問題。 而在他上任前,就請他先與導師聊聊未來的計畫,或者請教可能會遇到的問題,持續保持聯繫。   3. 蒐集來自其團隊的反饋 除了公司給予的訓練,從實戰中獲得經驗也是新手主管成長的重要面向。 建議在他帶領的部門中安排定期機會,請成員針對上司提供領導面的回饋。……   更多詳細內容請點閱以下連結: 別等到升職才學怎麼「當」主管!少了 3 個練習,主管會做的很辛苦

僅 5% 員工是 A 級人才!主管如何識才、培育更多超強部屬?我的 3 點建議

  所謂的人才,是要去管理他人的人,要能夠吸收「日月精華」,再不斷展延、產生效益。 如果樣樣東西都要人家教,就不能算是人才。尤其,很多年紀輕輕就成為菁英分子的人,往往到後來都無法成為真正優秀的領導人。 有一句話叫做「小時侯胖不是胖」,依照我的觀察,很多所謂的「青年才俊」,最後往往都無法成為真正優秀的領導人。 原因在於他們只是學了一個「形」便拿來套用,並沒有真正地內化。 所以,倘使這些「青年才俊」年紀輕輕就願意努力學習,尚能學到一些東西,成為組織中的中間幹部;最糟糕的是當他受到大家的鼓勵,稱讚他是菁英分子,產生自己很行、很優秀的認知,反而降低持續體驗與學習的努力,最後無法勝任工作,遑論成為卓越的領導者。 「形」就是外顯。 西方的理論比較強調外顯的部分,希望人們表現出有自信的一面;但是這樣的人,雖然看起來很耀眼,卻很容易淹沒在掌聲之中。 相反地,有些人看起來沒什麼自信,但是他內部有某些東西持續成長,當內涵累積到某一種程度的時候,就像大家說的「開竅」,他便會開始慢慢發光,內涵才是真正的能力。 我們在衡量人才時,往往只從他外顯的學歷、工作經驗等等角度來看,可是還有一些能力本身並不那麼耀眼,但它就像一種催化劑, 讓事物可以從內部不斷醱酵,這些反而是更為根源、更重要的根源能力。 如果沒有這些根源能力做為基礎,其餘的能力條件將無法長期、持續不斷的產生。 因此,了解這幾項根源能力,有助於領導者與主管真正有能力讀人識人,找到真正的高潛力人才。 一、涉務性 首先,就是「涉務性」。 涉務性強調的是一個人必須養成涉及一般事務的習性,習慣去瞭解自己所接觸到的東西,而不是因為它目前對自己沒有價值,就視若無睹。 效用 1 :幫助學習 隨著年齡增長,見到外面的世界,你接觸的事物愈來愈多,不管是報紙新聞,還是你自己實際接觸到的事物,都會愈來愈多元,這些東西都不是什麼特別重大的項目,可是點點滴滴累積起來,就變成一種常識。 專業能力你可以透過學習而學會;但是「常識」,它的範圍太廣泛,那是從每個人自出生以來便一點一滴累積下來,變成一種習慣,沒有辦法在企業裡面教會一個人要有什麼樣的常識。 常識可以幫助你學習,當你在課堂上學到某樣東西的時候,可以連結到實務的世界,知道可以跟什麼東西互相對應;否則的話,如果是在「真空」裡面學習,不曉得外面的世界是如何實際應用的、

給心累主管:想養出「不掉球」的當責團隊,其實關鍵在你

個頂尖團隊與平庸團隊的差異,在於有多少人願意「多做一點點」( One more ounce )。 但想擁有主動接球、彼此補位的夢幻團隊,還得取決於主管。   當責人才養成 3 關鍵: 1. AI 競爭下,展現當責=打造不可取代性 2. 主管需修煉:落實領導、管理誠信與引導屬下 3. 組織也有責:「獎勵、權力、能力」缺一不可   曾經打過雙打的人,對這樣的情境一定不陌生:一顆球飛向兩人中間,兩人默不吭聲、同時以為對方會接球, 最後,誰也沒出手,只能眼睜睜看著團隊失分,再相互責怪。 這是許多人在日常工作中的寫照。主管發派了一項任務,「所有人」都推測「某個人」會去做,且「任何人」都能做, 導致最後「沒有人」真正捲起袖子行動。   「很多公司會說,我把目標設定好就夠了,其實這只是一個開始,」前麥肯錫資深顧問、台大領導學程兼任副教授孫憶明提醒。 作為國內外許多企業數位轉型與組織領導的顧問,他觀察到台灣過去製造業「說一才做一」的管理模式將愈來愈不管用。 「未來走向更多元的商業模式、更貼近市場與客戶,我們要培養的人才必須更自主當責。」 孫憶明強調,這正是許多企業保持頂尖的秘密。   負責還不夠嗎?當責才能展現個人價值 「負責」與「當責」有什麼不一樣?從英文來看,負責是“ Responsibility ”,意即接收到什麼指定、就做出相對的回應, 心態上是被動的;當責則是“ Accountability ”,可被問責、把結果視為自己的責任,不只做完而且還確保有成效,心態上是主動且積極的。 很顯然,面對市場的易變性與模糊性,一個組織擁有愈高比例的當責人才,愈容易應變外界挑戰,即時把握商機。   然而,當責不單是為了組織,更是工作人在 AI 時代下展現不可或缺性的要領。 孫憶明直言:「為了累積自己的價值、信用和專業,這是每一個人都要做的修煉。」 建議從以下 3 個面向思考: 第一,你有沒有「多做一點」( One more ounce )的精神?把份內事完成之後,你是否想過如何優化成效?是否問過同事可以如何協助對方? 這份願意多走一哩路的熱情,很容易就會被團隊察覺。   第二,你有沒有為組織「多創造價值」?當責並不鼓勵一味付出或窮忙,任何多下的功夫,必須能在某些指標或數據上被衡量。 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