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
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2019的文章

如何讓員工自動自發?

  一段對話,五個步驟,落實當責文化 「最好的管理,就是不用管理」,這是當年台北市長柯文哲在選前,接受採訪時針對自己帶領醫療團隊的心得,他指出,要改變一個組織,就必須從改變組織的文化開始。 這也是所有身為主管者的最大心願,無論是公司老闆還是企業領導者,都希望激勵員工積極投入工作、交出成果、提高業績。 這種「不是為了胡蘿蔔或棒子而工作」,而是「為了自己的目標而全力以赴」的心態,就是「當責」( Accountability )。 而當責的開始,根源於讓大家相信「自己能夠對組織帶來改變文化」。 但要讓員工從「被動接受指令」,到「主動做出承擔」,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,太多「自找麻煩」「多做多錯」的前車之鑒,讓許多人相信自掃門前雪才是職場文化中的自保之道。 向大家徵求意見,是建立當責文化的第一步 要改變這件事,著有暢銷書《當責,從停止抱怨開始》和《從負責到當責》的領導夥伴企管顧問公司( Partners In Leadership )的共同執行長、總裁兼共同創辦人羅傑‧康納斯( Roger Connors )和湯姆‧史密斯( Tom Smith ),在其著作《建立當責文化》中指出,想改變組織所有人,必須從領導人自己做起,當人們知道領導人在建立當責文化的推展過程中,會主動徵求他人意見回饋,大家就會開始盯著領導人,是否會將意見落實在行動中,這將是改變信念的一大步。 最重要的,徵求他人為自己提供回饋,就等於是把焦點放在正確的行為上,有助於大家一起建立當責文化,達成想要的成果。   更多詳細內容請點閱以下連結: 如何讓員工自動自發?-- 一段對話,五個步驟,落實當責文化 資料來源: 遠見雜誌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林之晨給企業領導人的建議:每個組織都需要「防呆機制」

具有良好組織與領導的人群,可以打敗武藝高超的個人或是小團體。   這句話與 Hannibal 打敗羅馬軍隊的故事,點出了「策略」的價值。 當一個系統與另一個系統對上,比較的不是個別元件的強度,而是整體系統的表現。 好的領導者組織自己的團隊,讓對的工作在對的時間、對的地點,以對的順序被執行,以產生需要達到的結果。 Premeditation 事前準備 關於「事前引導」與「即時適應並反應」之間的平衡,大家有非常激烈的辯論。 但無論如何,總會有某種形式的事前引導。根據定義,瞎矇不是一種策略。 創業的確不需要厚達 60 頁的計劃書,但那不代表創業者都是完全憑直覺行事的。 事實上,我認識的好創業者都是非常厲害的策略家,無論在引導與即時反應之間他們選擇如何的平衡,有一點你可以確定的,他們都能牢牢掌握當前的戰局,深刻認知自己的優勢與劣勢,然後因而擬定、調整接下來的最佳策略。 Anticipation 預測 在賽局理論中,我們預期對手是像我們一樣理性的。非常明顯的, Hannibal 並沒有這樣的預期。 無論單獨的羅馬士兵是如何的理性,在 Hannibal 眼中,羅馬軍隊是一個擁有歷史、傳統、教條與標準訓練的組織。 在設計策略時,了解競爭對手的「心態」與「慣性」非常重要,因為這些才是讓他們背離「理性」,露出破綻的最重要原因。 面對消費者也是相同的道理,一味訴求理性的「 C/P 值」,你只會得到合理的超低毛利率。 就像文中 Paccar 的案例一樣,懂得 Leverage 人性的驕傲、懶惰、嫉妒等弱點,你才有機會建立真正的品牌。…… 更多詳細內容請點閱以下連結 : 給企業領導人的建議:每個組織都需要「防呆機制」 資料來源: 經濟日報

何時該相信直覺做出重大決定When It's OK to Trust Your Gut on a Big Decision

你手頭上的資料愈多,也不一定對你的決策就愈有幫助,尤其是在不確定的情形下,更是如此。 其實,在決定是否該相信你的直覺之前,重要的是必須先做兩件事。 首先,確認手上問題類型。其次,清楚辨別並留意你做決策的背景情境。 些高階主管很自豪擁有很強的直覺,經過多年經驗的磨練,直覺可以引領他們做決策。 另一些高階主管則對仰賴直覺做重大選擇感到矛盾,擔心他們的直覺反應先天上會有偏差或情緒化。 後者無疑是回應了我們經常收到的一種建議,那就是應該運用正式的資料與分析來「節制」我們的直覺。 那麼何者正確?領導人是否該依據直覺做決策?… 更多詳細內容請點閱以下連結: 何時該相信直覺做出重大決定 資料來源: 哈佛商業評論  

轉型就像參加三鐵!想讓員工不斷切換,領導者該關注的 3 面向

現在要找到一個從沒想過或沒推行過轉型專案的領導者,幾乎是不可能了。 這幾年轉型成為每家企業不可逃避的議題,隨著環境變化加劇,愈來愈多領導者認知到,轉型不再只是拯救衰亡的一次性緊急行動,更要讓不斷改變成為工作的日常。 BCG 亨德森智庫( BHI )有個很貼切的比喻:這不是跑一場馬拉松,更像是參與鐵人三項競賽,剛脫下泳衣,就要趕緊跳上腳踏車,絲毫沒有喘息空間。 投入這場「三鐵」比賽的公司眾多,但只有少數企業衝破難關、取得持久的成就,其他的都以失敗告終。 差別在哪? BCG 的專家對此展開研究,總結出轉型成功者的三大要素:頭腦、雙手、心靈。 企業該往哪裡走?領導者需指出方向 1. 頭腦:鎖定願景和目標,決定關鍵任務。 企業接下來該往哪裡去?怎麼做才能帶動下一波營收和規模增長?在此目標之下,該優先進行哪些關鍵任務? 領導者必須投注時間和精力,活用想像力和分析能力制定戰略,並且年復一年的回顧,更新所思所想,持續為企業找出明路。 來看看微軟的做法,薩蒂亞.納德拉( Satya Nadella )上任執行長的那天就公開宣示,微軟的定位必須從以桌上型電腦為中心,改為雲端優先,行動優先( cloud first, mobile first ),連帶將多數的資源投入雲端發展,比如指派高層縮小與亞馬遜雲端運算服務的差距,也調整了銷售團隊的獎金制度,加重獎勵雲端相關業務。 為了確保整個公司鎖定的目標一致,溝通絕對有其必要,納德拉每周五召集會議,不斷展現轉變的決心和理由,也與相關的高層共同討論決策。 在他執掌公司的 5 年多裡,公司財會年度總收入大幅提升,股價是原先的 3 倍以上,總市值突破 1 兆美元,成為企業轉型的典範之一。… 更多詳細內容請點閱以下連結: 轉型就像 參 加三鐵!想讓員工不斷切換,領導者該關注的 3 面向 資料來源: 經理人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MBA 經營策略筆記:這樣拆解商業模式,把沒人想做的生意變成「賺錢藍海」

一個企業要獲利,要看經營策略,方向對了,才能找到商業模式和獲利來源,但光是想法的本質不同,就能衍生相反的經營方針。 舉例來說,兩位鞋子銷售員前往非洲,看到當地人都打赤腳, A 銷售員感嘆,「鞋子在這裡賣不出去。」 但 B 銷售員卻說,「鞋子在這裡的商機無限。」後續是否要加大該地的投資、設分公司就會從這個基礎思考。 日本早稻田大學商學院教授山田英夫,與其他 10 位同事編纂《早稻田 MBA 經營策略筆記》,濃縮各教授的教學精華,他認為企業要能獲利,第一步就是懂得策略思考。 策略思考要能找到新意,首先要拋開既定框架,別人認為的零市場,或許是你的新藍海。 例如,在日本,有一種房屋買賣的模式稱為「房東易主」,收購房客仍住在裡面的建物,只是房東換人做。 但是由於不能影響房客的租賃權,這類案件的成交價格,比空屋便宜 25% ,且還有許多限制(例如不能申請房屋貸款),交易意願低。 但日本房地產公司 Star Mica ,卻專做房東易主的買賣。 他們想的是,只要撐到房客退租,就可以調高空屋價格,無形中獲得 25% 利潤。 經過大量收購,他們算出了平均數,平均每 3 年房客就會退租,因而能推估何時能收回利潤、如何調配資金。 山田表示,跳脫框架後,接著還有 3 大工具,輔助你做好策略思考。 1. 檢視你做的判斷,是否基於事實、沒有偏見… 2. 企業該如何決定經營重心?首先得釐清自己的核心價值… 3. 根據目標整合企業內部… 更多詳細內容請點閱以下連結: MBA 經營策略筆記:這樣拆解商業模式,把沒人想做的生意變成「賺錢藍海」 資料來源: 經理人

決策還數字?最爛球隊變冠軍,解密休士頓太空人隊「贏」的關鍵

談到如何下決策,大致可以分為兩種流派。 第一,直覺型。 這類經理人最常掛在嘴邊的,就是「依照過去的經驗」,通常出現在傳統產業或資深主管身上 第二,數字型。” 顯著特徵是對別人提出的意見,很常回一句,「你有什麼數字能證明」,這種工作者是外商公司的常見類型。 哪種決策品質比較優良?   至今沒有答案,不過這幾年因為「大數據」的出現,確實比較偏向「數字型」。 許多相關著作,像是《魔球》( Moneyball ),也扮演推波助瀾的角色。 《魔球》的故事在講述,過去的棒球明星,都是透過「球探」憑直覺選出,但這類「預測」因為涵蓋人的主觀,所以非常容易失準。 替代方法則是,收集一系列跟球員有關的「數字」,數字非常客觀,預測自然更準確。 《魔球》雖未言明直覺的無用,但字裡行間卻時不時貶低球探。 不過,《第二波魔球革命》作者班.賴特( Ben Reiter ) 隨隊採訪休士頓太空人隊( Houston Astros ),跟著他們從「大聯盟 50 年來最爛球隊」,成長到「 2017 年世界冠軍」的途中發現,「數字」確實是太空人隊能鹹魚翻身的關鍵 ,但 如果沒有將「直覺(球探)」納入決策過程,他們絕對不會成為世界冠軍。   決策前的重點:「關注過程」和「成長心態」 賴特指出,決策本身是一種「預測未來」的行為。 你覺得未來會發生什麼事,並針對這種預期行動,如果預測和未來一致,行動就成功。 但既然是預測未來,自然不可能保證 100% 成功。 所以 決策者不應該將心力放在「結果」 是否符合預測,因為這樣只會得到「成功」或「失敗」兩種答案;而 要聚焦於「過程」 ,就是每次決策是否理性,或遵守規則。… 更多詳細內容請點閱以下連結: 決策憑直覺還數字?最爛球隊變冠軍,解密休士頓太空人隊「贏」的關鍵 資料來源: 經理人

業績不好就怪外部環境差?致主管們:你的策略觀點,該更新了

  當高階經理人研擬策略時,幾乎都從分析環境開始:產業發展是成長、停滯,還是萎縮?原料價格在上漲,還是下跌? 競爭對手在蓋新廠房、開拓大型的新產品線、解雇數百位員工,還是正在招聘新的人才?顧客需求是增加,還是減少? 大多數高階經理人以這些評估為基礎打造策略。換句話說,產業結構塑造策略。 這種策略觀點很明確: 一、組織的策略選項受到環境限制; 二、管理者的想像力受到產業現有條件的限制。 當產業很有吸引力時,這種方式會運作得很好,但是如果你的產業結構沒有吸引力,你的主要競爭對手勉強損益打平,甚至虧損呢? 你接著要採取什麼策略?比其他人虧的少?退出市場?這裡沒有一個選項可以讓人滿意,也沒有往強勁獲利成長的方向邁進。 別以為產業界線不會變,它跟想像力一樣容易改變 航向藍海的策略家知道、但大多數人常忘記的是,就算產業條件存在,個別公司還是可以創造產業條件。 正如一個組織能以強大的創意推動整個產業,一個組織也能塑造現有產業與創造新的產業。 產業界線不是固定的,它們跟你的想像力一樣很容易改變。 而且最大的反諷是,組織才是最常導致產業條件每況愈下的罪魁禍首。… .. 更多詳細內容請點閱以下連結: 業 績不好就怪 外 部環境 差 ?致主管們:你的策略觀點,該更新了 資料來源: 經理人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自己做比較快?不想累死,就要學會抓大放小

有時候,我會忍不住介入細節,覺得「這種小事,還不如自己做完算了」。 但實際上,這樣的時間投資根本不符效益,而且是很笨的做法。 所有主管都有個共同難題,就是時間不夠用,每天會都開不完了,哪來時間做事? 尤其是新手主管,剛接管理職,業務內涵立即大幅超過本來擔任專業職時的範疇,一開始難免會手忙腳亂、心浮氣躁,不知道該從何開始。 畢竟,不管什麼部門,經理人都不可能每項工作事必躬親。 即使最龜毛的主管,也無法把每個細節都做到極致。所以如何妥善管理時間、擬定優先順序、精準切中問題核心,就是管理上很重要的技術了。 找到節奏,擬定工作的優先順序 每天進辦公室,我做的第一件事,就是先在紙上寫下「今天一定要完成」的事,連必須打電話給誰,我都會列出來。 目的就是為了享受把「待辦事項」劃掉的快樂。 另外,我還有本專門拿來寫 to do list 的黃色小本子,通常一 ∼二個月就會換一本。 這是用來記各種臨時想到的待辦事項,不見得是當天的事。對於我把目標變成實際可行的項目很有幫助。 所以,多工確實可能透過後天培養,並熟能生巧,愈做愈好。 一開始,先試著讓自己習慣「在同一時間處理不同問題」的節奏,慢慢地,腦中自然會建構出一個多層次的甘特圖,漸漸發展出屬於自己的因應之道,這是第一階段。 第二階段,則是訓練自己擁有「層次分明的時間感」。 這指的是清楚知道每項不同工作,在哪個關鍵時間點上,需要投注大量注意力。 試著讓自己不要顧此失彼,有意識地在重要事項上,投資心力跟時間。 最後一個階段,也是最重要的一環,就是「決定優先順序」。 沒有人能把所有事情都做到百分之百。你一定要有所取捨,攤開現階段所有任務,要很清楚把「最重要的」、「次重要的」,跟「相對不重要的」事項定義出來。 多工的前提,是你有辦法掌握工作的優先順序。 抓大放小,別老往死胡同裡鑽… .. 更多詳細內容請點閱以下連結: 自己做比較快?不 想 累死,就要學會抓大放小 資料來源: SmartM

主管賞罰要公平,但帶人要「偏心」

「賞罰要公平」可以理解,但「對待要偏心」又是什麼呢?做主管怎能偏心呢? 這個偏心,指的是 「因材施教」。 如上圖,以 績效(指任務的達成程度)與 潛力(工作的態度與能力)做為兩大主軸, 然後把「高/低績效」放在橫軸,「高/低潛力」放在縱軸,可畫分出四群屬下: 1. 晉升( Promote ) 2. 保留( Retain ) 3. 栽培( Develop ) 4. 改善( Improve ) 又稱為 PRDI 矩陣,以下逐一說明: 一、晉升( Promote ) 這個晉升,指的不一定是升官,可說是一種廣義的提拔,極有可能是將來的接班人。 •狀況: 高績效+高潛力。 •對待: 給予未來。 •操作: 授權信任,練習接班,可當小組負責人,並幫他勾勒未來職涯成長計畫,讓他有夢想。… .   更多詳細內容請點閱以下連結: 主管賞罰要公平,但帶人要「偏心」 資料來源: 經理人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部屬的資質不錯,為何表現總是不如預期?和主管的領導方式大有關係!

如何有效帶人、激發員工潛能,是每一位主管責無旁貸的任務,但是,幾乎所有的主管都有一個共同的疑問──部屬的資質明明不錯,為何表現卻總是不如預期? 知名教練專家、《高績效教練》作者約翰‧惠特默( John Whitmore )指出,每一位優秀的領導者,都必須是傑出的教練( coach ),懂得如何運用提問技巧啟發員工的覺察力與責任感,達成更高的績效目標。 因此主管必須針對員工的能力,扮演教練的角色,思考讓員工改進的方法,喚醒員工的潛力,而不是直接評斷他們的表現,告訴他們該怎麼做。 為徹底解放員工的潛能,惠特默提出「 GROW 模型」 4 步驟,讓主管協助員工透過設定目標、分析自身所處現況,進而找出各種可能解決方法,採取有效的行動,學習如何面對問題。 他強調,員工如果不具備覺察環境的能力與責任感的話,企業就不會有高績效的產出,而要激發員工的覺察力與責任感,主管的提問方式非常重要,只有在正確問題的引導下,才能讓員工凝聚注意力、自動自發地達成績效目標。 Step 1. 確認目標( Goal Setting )… Step 2. 現狀分析( Reality Check )… Step 3. 尋找解決方案( Options )… Step 4. 制定行動計畫( Way Forward )…   更多詳細內容請點閱以下連結: 部屬的資質不錯,為何表現總是不如預期?和主管的領導方式大有關係! 資料來源: 經理人      

部屬做的提案不 OK,如何讓他甘願改到好?4 種表達方式的優劣分析

部屬提出一個企畫案給你,內容挺有趣的,但就是佐證不足。遇到類似狀況時,你會如何要求部屬修正呢? 1. 「內容還不夠扎實,去給我重新寫過!」 2. 「請針對架構和資料的部分重新寫過。」 3. 「如果可以針對架構和資料的部分再多花點心思會更好!」 4. 「你覺得如果想讓這份企畫書更出色,應該怎麼做比較好?」 在此情形下,我會建議大家採取第 3 或第 4 的說法。當然了,第一或第二項不算是錯誤,但第 3 或第 4 的說法能夠維持對方的動力,也帶有訓練的意味,在這樣的狀況下,會是比較具有效果的傳達方式。 針對這 4 種傳達方式的差異,我們來做更進一步的說明。 1. 命令方式 「去給我怎麼怎麼做!」、「你必須怎麼怎麼做!」像這種強迫性地向對方傳達意識的方式,適合在發出緊急和重要指示時、是你預測部屬不會按照指示行動時使用,這是以「必須確實採取行動」為第一優先考量時所使用的傳達方式。… 2. 委託方式 「 請怎麼怎麼做。」、「麻煩你怎麼怎麼做。」這是屬於平常向對方傳達意識時會採用的一般方式,通常是狀況不太具有緊急性和重要性、或是對方已理解意圖時會採用的傳達方式。 3.   建議方式 「要不要試看看怎麼怎麼做?」、「如果怎麼怎麼做會更好!」這是以分享自己的點子來向部屬傳達意識的方式。當對方具有強烈動力,或你試圖訓練部屬時,就能採用這種傳達方式。 4. 發問方式 「你覺得如果想要更出色,應該怎麼做比較好?」這是藉由發問來促使對方思考的方式。 雖然不具有強制性,且不見得一定能得到你想要的答案,但藉由讓對方自己去設定目標,可促使他產生強烈的動力。… 更多詳細內容請點閱以下連結: 部屬做的提案不 OK ,如何讓他甘願改到好?4 種表達方式的優劣分析 資料來源: 經理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