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
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2021的文章

《商業造神》:企業如何達成卓越績效?答案是首先要避免「光環效應」

光環效應如何影響公司文化? 公司文化常被認為是影響企業績效的重要因素。同樣地,對於公司文化的重要性也有各種傳聞逸事。當然,在思科和艾波比身上發生的故事,也出現在其他公司。 一九八二年的泰諾( Tylenol )事件,有七個人因為吃下含有氰化物的膠囊致死,雖然死亡事件僅限於芝加哥地區, 但是嬌生公司( Johnson & Johnson )還是採取史無前例的作法,將泰諾從全美商店下架。雖然這次的下架行動損失一億美元,卻為嬌生公司贏得各方讚譽。 嬌生公司怎能如此迅速採取果斷的應變措施? 執行長詹姆斯.柏克( James E. Burke )說:「企業文化。當泰諾悲劇發生時,是企業文化凝聚大家的向心力。 如果沒有企業文化,我們不可能如此有效率地處理這次危機。」按照柏克的說法,嬌生公司有幸依靠強健的企業文化,才能安然度過這次危機。 只有嬌生公司的員工認同公司對於顧客的健康、做對的事和坦白正直的經營理念,才能夠採取迅速、協調的行動。 泰諾和嬌生公司的故事確實很吸引人,但是任何事情背後都可能有一篇動人的故事。 如果要證明公司文化對企業績效有重大影響,就必須蒐集各家公司資料,並且歸納出類型。 哈佛商學院的約翰.科特( John Kotter )和詹姆斯.海斯凱特( James Heskett )曾進行過這類研究,且於一九九二年出版《公司文化與績效》( Corporate Culture and Performance ,暫譯)一書。 科特和海斯凱特對強健公司文化的定義是:「所有的經理人擁有相同的價值觀和做事方法。」 這些公司應該擁有「一種風格和一種做事方法,能夠凝聚內部、對共同目標有強烈使命感、士氣昂揚,而且行為一致,不受規範和官僚體系的羈絆。」 這是重點——具有強健文化的公司不需要層層規範和教條,因為員工擁有共同的價值觀和做事方法。… . 更多詳細內容請點閱以下連結: 企業如何達成卓越績效?答案是首先要避免「光環效應」 資料來源: 關鍵評論

多數老闆耗時做績效管理 為何卻看不見成效?

許多公司總是投入大量資源和成本做績效管理,但研究發現,超過一半的企業認為投入在績效管理的功夫上多所浪費, 不僅常看不到具體的成效,有時還會有負面的影響,這是為甚麼呢? 年初看到一家知名人力銀行舉辦的論壇活動,討論有關今天許多企業的績效管理機制如何讓員工厭煩,也讓雇主頭疼。 這讓我想起麥肯錫公司去年針對全球近 2000 家企業,所做的一份有關績效管理有效性的調查報告。 報告中指出,原本績效管理的設計是要幫助企業設定一致目標,有效追蹤進度,調整資源及步調,確保個別員工和團隊的產出符合預期。 但是研究者發現,超過一半的企業認為投入在績效管理的功夫上多所浪費,不僅常看不到具體的成效,有時還會有負面的影響,正如前述,這是為甚麼呢? 報告中,麥肯錫公司分析在績效管理做的比較好(通常商業表現也比較好)的公司中,有一個共同的特點,就是管理者與員工都 「認為」 他們的績效管理機制是 「公平的」,而要達到這種 「公平的感覺」,有三個方面的舉措最有幫助, 分別是:「將個人的目標與組織的目標明確連結」、「有效的運用教練輔導能力」、以及「針對不同水平的績效貢獻,給予有區隔的獎勵」。 而且當這三種舉措同時推動時,發揮的正面影響是最大的。   接下來讓我們分別來看看他們的效果如何呈現。 當公司將員工個人的目標與組織的目標 ( 優先順序 ) 明確做連結的時候,將近一半 (46%) 的受訪公司認為他們的績效管理是有效的, 相對的,沒有做目標連結的公司只有 16% 認為有效。 除了設定連結外,對於目標做定期的檢視與調整,也是在績效管理成效比較好的公司中,一個經常的實務做法 (62% 的公司例如每年做兩次或以上 ) 。 顯然地,這些組織調整資源和步調的適應力,也是導致他們在市場競爭中成功的重要因素。 雖然只有約 30% 的公司認為他們的管理者能有效運用「教練輔導能力」,但是在這些公司中,有高達 74% 評估他們的績效管理是有效的, 相對的,沒能有效運用此能力的公司則只有 15% 。進一步的分析指出,持續性的輔導溝通及回饋對話,不僅能大幅確保績效管理的有效性 (10 倍於沒有對話的公司 ) , 對於個人成長及組織凝聚也有相當大的助益。這樣強的正相關符合我稍早一篇文章所闡述,現代企業教練力的重要。……   更多詳細內容請點閱以下連結: 多數老闆耗時做績效管理 為何卻看不見成效? 資料來源: 天下部落格

台積電、Google如何讓員工心甘情願追隨?談「願景」與「使命」的角色

  在 1963 年,美國民權運動領袖金恩博士( Martin Luther King, Jr. )於林肯紀念堂前發表的〈我有一個夢想〉( I Have a Dream ),是美國近代最著名的演講之一,內容描述黑人與白人未來能和平且平等共存的願景。該演講促使美國國會在 1964 年通過民權法案,宣布所有種族隔離和歧視政策為非法政策。   觀諸歷史,人們在使命、願景的設定與實踐,足以對社會進步與文明發展產生重大影響。同樣的,企業如何看待使命、願景與目標,也會對其經營發展產生決定性影響。   像由伊隆.馬斯克( Elon Musk )所創辦的 SpaceX 公司,就以「讓人類成為跨行星物種」( Making Humanity Multi-Planetary )為企業使命, SpaceX 現已成功開發名為獵鷹( Falcon )系列的運載火箭及其他系列的飛船,可低成本地運送衛星及人們至地球上空軌道,達成了許多國家航太機構都未曾達到的成就。   然而,許多企業雖會設立使命、願景,但卻只當門面宣傳之用,並無一套嚴格實踐流程。因此,員工與合作夥伴自然很難投注熱情、埋首努力於他們的工作,企業競爭力及經營績效也就無法提升。相對的,卓越企業則會就其使命,規畫出與之相符的願景,並帶領團隊以逐步達成階段性目標的方式,邁向願景、實踐使命。以下筆者將就使命、願景與目標的差異,及優良企業如何履行這 3 者進行個別分析。   策略定位具體的使命,才能讓客戶、員工都買帳 使命:說明公司存在的理由,像星斗為公司釐清定位 使命( mission )是用來說明公司存在的原因或理由。企業在經營過程,無論領導者或員工都會有迷失、不知為何努力的時候。這時使命就像高掛黑夜的北極星斗,標示著企業存在的位置。 企業也可藉由使命來向利害關係人,包括客戶與合作夥伴等,宣示公司的經營定位,以獲取認同。   然而許多企業時常將使命視為擺著好看的門面,在設定時常犯兩種錯,其一是隨意撰寫語意模糊或意義不清的宣言,其二是使命內容具體,卻說一套做一套,營業方向與使命不太相干。   反觀,卓越的企業則將使命視為策略核心所在,會認真實踐。例如台積電的使命為「作為全球邏輯積體電路產業中,長期且值得信賴的技術及產能提供者」, Google 的使命為「整理來自世界各地的資訊,方便

高階經理人的「心流」成功學:3步驟,快速進入高效工作狀態

高階經理人的「心流」成功學: 3 步驟,快速進入高效工作狀態 當工作進入心流狀態,就會使人們達到巔峰表現能超乎平常,而若越頻繁進入心流狀態,就越容易進入心流,就像鍛鍊肌肉一樣。換句話說,當客觀條件不變下,一個天賦好的人(具成功者特質),如果能更頻繁、快速進入心流狀態,保持最佳表現,更有機會邁向成功。   這就可以解釋為什麼高階經理人這麼瘋運動的原因。「運動」正是一個超級心流開關,保持運動習慣,可能正是經理人自我訓練快速進入心流的重要關鍵。(詳情請參考前一篇:為什麼高階經理人瘋三鐵和超馬,從心理學談運動對成功的影響)   除了運動,如果經理人如果掌握了更多心流開關,似乎就更有機會保持巔峰表現。因此,我希望從心理學和腦科學的角度,談一談高階經理人還有哪些方式可以讓心流經常發生,為不擅長運動的人,也找出高效工作的心流開關。   其實在當代生活,是非常不利於心流發生的。   一來是資訊超載使我們的注意力分散,而通訊工具的發達使得各種命令任務指示不停流入、調整、改變讓人們感到精疲力盡。外界刺激與媒介過多,時時誘惑我們的自控力,再加上不正常的生活作息和飲食習慣,引起生理時鐘混亂,使人們交感神經過於活躍,更不容易專注。   每個人可以創造自己的「心流開關」 這就表示在當代,經理人更應該重視心流的自主訓練,主動地創造更多心流經驗,而不是任由環境影響使我們越來越難專注。我觀察到經理人的行為模式與生活習慣,以及相關學術研究,歸納出 3 個做法,供你在平時鍛鍊心流肌肉: 1.           發展工作時快速啟動自我心流的技巧 2.           培養出讓自己快速脫離環境干擾,容易專注而進入心流的體質 3.           除了運動外,在生活中找到並鍛鍊其他的心流開關   工作中的自我訓練,快速進入心流狀態 許多學業良好的資優生,及工作績效良好的菁英都會發展出快速啟動自我心流的技巧。他們藉由觀察自己在哪些條件下會出現心流,然後設計「開關」來幫助自己自由切換……     更多詳細內容請點閱以下連結: 高階經理人的「心流」成功學:3 步驟,快速進入高效工作狀態 資料來源: 經理人

8個練習,贏在關鍵時刻:目標是追求卓越, 不為眼前勝負所迷惑

  8 個練習,贏在關鍵時刻:目標是追求卓越, 不為眼前勝負所迷惑 愈在意結果,就愈容易被壓力擊倒。如果有一個自己定下的長遠目標,幫助你用更高的視點來看當下,就能超越勝負帶來的壓力,做出更好的判斷。   每個人班上都有這樣一位同學,平常在班上名列前茅,但是大學指考卻只拿到意外的低分,一走出考場就大喊這些題目他都會,剛剛卻怎麼也想不出來。 遇到決勝負的緊要關頭,卻無法拿出實力,就像跟暗戀的女生約會,心裡只在意「她會不會喜歡我?」,卻忘了享受約會的過程。愈在意結果,就愈容易被壓力擊倒。這時候,如果有一個自己定下的長遠目標,幫助你用更高的視點來看當下,就能超越「勝負」帶來的壓力,做出更好的判斷。   ** 用遠大的目標超越當下 ** 美國職棒名將鈴木一朗還在高中棒球社打球時,就設下很遠的目標,他說他不僅要成為職棒選手,還要成為讓大家都說「想要像他一樣」的選手。   不管開的是馬力多大的車,如果沒有路線圖、目的地,你就不知該往哪裡去。愈遠大的目標,能帶來的動力也愈強。如果鈴木一朗只把「成為職棒選手」當做目標,就像百米賽跑,一過終點線,就頓然失去前進的動力。然而,一朗進入美國職棒後,不但在單季 162 場比賽擊出 262 支安打,打破大聯盟保持了 84 年的「單季最多安打」紀錄,同時也創下連續 10 季都擊出超過 200 支安打的世界紀錄,是百年來唯一一位達成者。他一生邁向顛峰、保持卓越的動力,正是來自「成為一位『讓其他人向他看齊的選手』」的長期目標。   確立個人目標時,可以分成 4 個階段,分別是: 1. 長期的理想/夢想; 2. 未來兩三年的中期目標; 3. 短期目標(即將到來的比賽); 4. 當下(現階段成長需要的能力)。《一流的集中力》指出,明確的長期目標,能幫助你依序設下中、短期標的。   中、短期目標要化為具體可行的練習,不必執著於數字、名次和比賽勝負,應該把重點放在促進自身的成長。確認自己所處的位置,從距離目標的日子來倒推,就知道還有多少時間可以安排練習。只要有紀律地按照計畫,練習時盡力執行,放鬆時也徹底放鬆,就算到了比賽前一天,也能像平常一樣過完,比賽當天,甚至會為目標即將達成而感到興奮。   訂定目標時,應該控制在「有 50% 的把握可以達成」的範圍,「一定會達到」和「很難達到」的目標,都無法激

競爭者為什麼會成功?用五力分析全面解讀

  為產品定位找出路,卻覺得 SWOT 分析不夠全面? 利用著名管理學大師、也是美國哈佛大學商學院教授麥可波特( Michael Eugene Porter )提出的「五力分析」, 能夠更深度的剖析企業與商品的競爭環境與優劣勢,為企業與商品找到競爭機會點。   讀完這篇文章,你可以學到什麼: 1. 企業需了解 5 種競爭作用力,以利找出經營的機會和獲利模式。 2. 五力分析為商業策略分析的重要目標,逐一分析各競爭作用力強度,建構企業生存條件。 3. 透過蘋果公司案例,看全球知名品牌如何運用五力分析,了解品牌弱點和優勢。 「五力」指的是五種競爭作用力,大部分企業只會專注與主要對手之間的競爭, 但美國哈佛大學商學院教授麥可波特( Michael Eugene Porter )認為,不只是主要對手, 包括潛在進入者、替代產品、買方(客戶)、供應商都會與自身企業產生競爭作用力, 而這些作用力就像反方向的五匹馬,當拉扯力量愈大,企業的獲利與機會點就愈低。反之,若能平衡或弱化部分力量,利潤就能增加。   競爭作用力 1 :新進入者的威脅 潛在進入者是指有意願加入產業的新對手,所帶來可能的競爭威脅。而產業進入門檻的高低,會影響潛在進入者的意願與速度。 這些因素包括:規模經濟的門檻、產品差異化的門檻、資本需求、轉換資本、獲得分銷管道、與規模無關的成本優勢、政府政策的門檻等。 例如, Google 與蘋果公司都傳出想要投入電動車市場, 但自動駕駛技術門檻、專利、晶片供應鏈、電池製造、甚至是自有工廠設立或代工廠的篩選、各國對國產汽車的保護主義政策……, 都對進入電動車產業的潛在進入者製造了不同的障礙。   競爭作用力 2 :既有競爭者之間的競爭狀態 是指目前在產業內的主要競爭對手與自身企業之間的競爭拉鋸狀況。 波特分析,一個競爭激烈的市場需具備以下要素:競爭對手眾多且實力相當、產業增長速度較慢、高固定成本或高庫存成本、 已有差異化或轉換成本較低、產量大幅度提升破壞供需平衡、有多元化的競爭對手、產業擁有高額利益、以及退出門檻難度高等……     更多詳細內容請點閱以下連結: 競爭者為什麼會成功?用五力分析全面解讀 資料來源: Cheers

破窗效應:主管沒留意的小事,都是組織崩壞的開始

破窗效應:主管沒留意的小事,都是組織崩壞的開始 什麼是破窗效應?職場中有哪些破窗效應例子?避免破窗效應的最好方法,是「零容忍」。 談到「破窗效應」,不得不提及 1980 年代的紐約地鐵站。曾經,它是紐約市民的惡夢、犯罪的溫床;後來,卻憑著一些「微小」的改革,順利扭轉局勢。 不以嚴法來遏止犯罪,當年的警察局長反其道而行,從「小地方」做起:嚴格抓逃票、整頓環境,一面清除牆面塗鴉、一面修繕窗戶。沒想到,短短數月,治安大幅提升,獲得市民肯定。 這位警察局長的做法,正是應用了「破窗效應」的原理。   破窗效應:第一扇破窗背後真相 破窗效應( Broken windows thoery ),是由犯罪學家威爾遜( James Wilson )和凱林( George Kelling )提出的理論,表示一棟大樓,若有一扇窗戶破了,久久都無人理睬,接下來,將會有愈來愈多窗戶遭到破壞,甚至開始出現小偷和罪犯。 他們認為,「第一扇破窗」等同於「示範性的縱容」,間接給人一種無秩序、可以任意妄為的氛圍。 這就是為什麼在生活中,愈是髒亂的地方,愈容易有人亂丟垃圾;愈欠缺打掃的廁所,也愈容易有衛生紙散落在地面。 心理學家辛巴度( Philip Zimbardo )曾經做過一個破窗效應實驗,把兩輛外觀一模一樣的汽車,分別停在治安良好的 A 區,及龍蛇混雜的 B 區。 他先把停放在 A 區的車砸爛,結果那輛車當天就被偷走了,而另一台車在 B 區安然度過了一週。接著,他在 B 區的車窗上敲出一個大洞,幾個小時後,車子也遭竊了。 換句話說,不論原先的環境多有秩序,任何小奸小惡,在第一次發生時,若沒有得到適當的處置,都可能引發「蝴蝶效應」,讓一個小洞裂成破口,最終演變成一場難以收拾的社會亂象。   職場破窗效應 不當行為應零容忍,放任只會造成團隊士氣低落 至於職場中的破窗效應,又是以哪些形式呈現?先以「企業組織」來說,這扇破掉的「窗」,指的是內部制度和規範。 假設某職員經常開會遲到,卻無人規勸,也沒有受到責罰,漸漸地,其他同事也會跟著仿效,在會議開始後才姍姍來遲,導致團隊士氣降低,影響工作效率。 ……   更多詳細內容請點閱以下連結: 破窗效應:主管沒留意的小事,都是組織崩壞的開始 資料來源: Cheers

別管是用 KPI 還是 OKR!想養成聰明靈活的團隊,主管訂目標時該做2件事

經營管理 別管是用 KPI 還是 OKR !想養成聰明靈活的團隊,主管訂目標時該做2件事 2019 年我到北京授課,順道和之前在英特爾( Intel )的主管喝咖啡。他離開英特爾去了 Google 。我好奇兩家公司文化有何不同?他說:「除了團隊溝通使用的 Term 不一樣外,沒什麼不同。」當他知道我擔任 OKR 導入顧問時,很急地問:「 Chris ,最近很多人問我 OKR 和 KPI , 這兩個到底有啥不同」?聽完我的回答,他放聲大笑:「大家都說 OKR 源自 Intel ,但我在 Intel 的 20 年,以為自己用的是 KPI !」   OKR 是英特爾前執行長安迪.葛洛夫( Andy Grove )在 1970 年代建立,沿用至今近 50 年的管理框架,但在英特爾內部卻沒 OKR 這個詞,而是以 iMBO 來稱呼目標。「你今年的 iMBO 是什麼?」這是每年 1 到 3 月,英特爾同仁最常見的問候語。英特爾非常重視 iMBO 制定,必須有可衡量的結果,以及完成目標後產生的影響。我認為導入真正的 OKR ,是要學習 iMBO 的設定準則,以及英特爾為了達成目標,所採用的執行策略與團隊文化。   企業將 KPI 轉型到 OKR 的初期,可以先從兩個階段進行   : 設定目標的思維,從「任務清單」轉成「創造價值」 我們先看個婆媳相處的例子: Grace 新婚後,小兩口和婆婆住一起,因為工作忙碌,疏於和婆婆互動。婆婆對此頗有微詞,因而提議兩人生個孩子,婆婆在家可以代為照顧。 Grace 聽了陷入兩難,她有心改善婆媳關係,但也不想這麼早當媽。 若 Grace 以 KPI 模式思考:「生小孩,婆媳關係就會改善。」婆媳關係 = 生育,這樣的單一思維,容易讓婆媳相處陷入對立。但換成 OKR 模式, Grace 將思考:「問題的源頭是什麼?婆婆要什麼?是孫子嗎?還是尊重和關心?自己又要什麼?」她必須先確定目標是什麼,再思考做什麼,才會達到目標。因此 Grace 訂出的 OKR ,很可能會是: O :改善和婆婆的關係,維持家庭和諧 KR1: 生育計畫提前 2 年(婆婆能享天倫之樂,也願意提供後援) KR2: 一周 2 次與婆婆聚餐(陪婆婆話家常,拉近距離,感情升溫) K

老員工能力跟不上,想淘汰換血?主管們,小心這 3 大無形成本

  許多傳統行業的老公司,在面臨網路時代來臨或是世代交替的時候,常常會很緊張地告訴我他們公司員工能力實在都跟不上,是不是該考慮換一批新血,才能夠讓公司更有競爭力。言下之意,好像就是要把老員工給汰換掉,公司才有辦法活下去。 但事實上老員工是非常有價值的,而且會碰到很多老闆把老員工辭退之後,換上了有「能力」新員工,結果公司績效不升反降。 這就是因為在關注新進員工能力的同時,卻忽略掉了一些伴隨而來,很重要但卻看不見的成本。 接下來分享 3 種無形成本,是在員工汰舊換新的時候必須特別注意的,以及提供兩種方法讓企業中的所有員工不管新舊,都可以變成公司有價值、有能力的資產。 首先來看看在人力資源汰舊換新的過程當中常常可能忽略的 3 種無形成本,分別是: 學習成本:流程系統 經驗成本:環境感知 溝通成本:人際關係 人力汰舊換新時容易忽略的 3 種無形成本 1. 學習成本:流程系統 首先從最基本的來看,就是新進人員「學習成本」。 因為每一家公司一定都會有屬於自己的工作流程,以及配合工作流程的相關系統,就算這個系統是所謂的套裝軟體,裡面的內容和設定,不同的公司也都會有很大的差異。這種情況之下,新進人員初來乍到,如果要開始進入工作狀況,他首先必須學習的就是企業的工作流程和相關系統操作,而這些基本技能的學習都是需要時間的。 尤其如果公司本身的專業領域就是非常的獨特,先不講實際上的工作細項,光是一些特定的「專有術語」,甚至是企業內的「習慣用語」,就非常的需要費勁才能搞清楚。 還記得我一開始在半導體公司工作的時候,最令我頭痛的就是每次開會大家習慣喜歡用「縮寫」的方式進行溝通或簡報,對於菜鳥成員來說,這些縮寫簡直就是天書,常常是簡報的人說得很開心,但下面聽的人卻聽得很模糊。這個時候你就會發現這些老員工們,在分享這些縮寫術語的時候,彷彿就是說著屬於他們自己專屬語言,如行雲流水般的毫無障礙。 而公司也知道這種情況會造成大家溝通上的困擾,所以在公司內部網站裡還專門有一個「縮寫園地」,就是把類似的縮寫文字放在一個地方,供大家查詢,以降低學習的時間和成本。 想想看,光是專有名詞和縮寫都要耗費這麼大的學習心力,更不要說我們那個時候還有一整個圖書館的標準作業流程,以及十多種的大型系統需要學習,對一個新進人員來說,除了工作之外,這部分的負擔也是非常沉重的。 2. 經驗成本:環境感知 第二個很重要的隱形成本

當大家在談論高績效人才管理時,你在想什麼?

每一個主管都希望自己的部門和團隊具有高績效,每一個企業主也都希望自己的企業能成為「高績效組織 (High Performance Organization) 」。 就算沒學過商管,望文生義也可以猜得到,「高績效組織」是指一個具有高效率、高創造力、可以快速因應環境變化而生存的組織。 如果再進一步想像的話,這種組織裡面的員工可能充滿鬥志、對自己的任務非常期待,也對自己所能創造的價值感到自豪,最起碼,他們面對自己的工作是抱著積極正面的態度的。 這看似理想國的組織,該如何建立? 過去許多研究文獻告訴我們,要建立高績效組織,不僅要有開放的溝通文化、明確的組織目標設定、建立賞罰分明的制度、擁有優秀的員工、打造信賴合作的團隊,並且要賦能授權、充分溝通及適切領導。 甚至許多管顧公司還推出昂貴的培訓課程,讓企業安排經理人接受訓練,學習「如何建立高績效組織」或「如何進行高績效人才管理」。 創造高績效組織的基本哲學:為「對的人」提供「對的工作環境」 表面上,要運作一個高績效組織,需要近乎天時地利人和的條件配合,但仔細探究後會發現,其實沒這麼複雜,就是:為「對的人」提供「對的工作環境」,這些人自動會形成所謂的高績效組織。 「對的人」指的是「有能力」同時「有意願」的人;「對的工作環境」就是能讓對的人有意願付出的條件與制度。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圖一、對的人與對的工作環境與價值創造的關係 在人力資源管理已蓬勃發展數十年的現在,企業要能甄選具專業能力的人才並非難事, 比較難的是:讓有能力的人具備高度長期投入的意願。 「意願」意味著主動積極的態度,它可以帶來問題解決之行為,最主要透過外在條件驅動內在動機而產生。 因此,公司提供「具吸引力」的考評與獎賞制度最為關鍵,再者才是帶領員工建立整合組織與個人的目標,並藉由達成目標過程產生的成就動機來誘發員工持續投入工作。…… . 更多詳細內容請點閱以下連結: 當大家在談論高績效人才管理時,你在想什麼? 資料來源: 產業人才發展資訊網  

「為何這兩個目標沒達成?」一味檢討部屬的績效面談,是最差勁的做法

當公司寄發績效評估與面談通知時,不論主管或是一般同仁都為此備感壓力。雙方常見的反應是這樣的。 主管認為,「每次面談到後段氣氛都很僵,都是我在解決員工的問題!」「到底該怎麼談,才不會傷了和氣,又能讓部屬知道自己錯在哪裡呢?」 相對而言,員工也有類似感受,「我不知道該說什麼,都是主管問我為什麼沒有做到?怎麼都做不到?」 「反正主管只會說我哪裡要改進,再多的理由都被認為是抱怨與藉口!」 為何績效面談讓主管與員工如此頭痛? 實務上,常見到主管受到一對一面談的緊張氣氛影響,不小心採用過當的質問語氣。 當主管在對話過程一味地為對方提出建議,看似在給予幫助,但卻宣告了雙方關係的不對等,將原本善意的輔導溝通,轉變成指揮和命令。 然而,指揮建議容易令人產生防衛與不悅的心理,對工作績效的改善效果相當有限。 績效面談不是為了抓戰犯!未來潛力比過去表現更重要 如何做好績效面談有許多論述,不過最終都回歸到「績效考核的目的是什麼?」 負責組織內的領導力發展計劃多年,我認為績效面談對組織來說,是回顧人才培育的階段性總結,而對員工而言,則是尋求個人持續發展的好機會。 因此,績效面談並不是一直往後看的過程。 與其一直想著處理不能改變的過去,聚焦現存的績效問題,容易落入只看個人缺點的陷阱。 不如與同仁一同往前看,引導部屬思考如何為公司做出貢獻,同時找出方法發展更好的自己。 理想的績效面談是一個雙向的對話,而不是只有主管單方面地進行審核與批評。 在面談開始前,除了準備考核項目等書面資料外,還可以提供同仁 4 個問題預先思考,有助於在面談營造正向氣氛,促進溝通效果: 1.        過去這段期間,做得有成就感的部份(或個人覺得有成長的部份)? 2.        經過這段期間,個人最想改進的地方?覺得想加強的能力? 3.        觀察現有制度、流程與活動,有什麼可以讓公司變得更好的部份? 4.        為了達成上述目標,有什麼主管可以協助的地方,需要調整的部份? 在對話開始時,主管別急著對工作進行檢討與批判,不妨先讓同仁談談自己做得好的地方,引發對工作的成就感,並且省思在工作上還可以表現更好的地方。這些問題同時也傳達了主管將進行雙向溝通的訊號,並非只有單向的糾正或指責,表達願意和部屬共同找出未來可以努力的方向及改善的方法。 提問式面談,讓部屬自然產生責任感 績效面談技巧是個需要不斷練習的軟

鯰魚效應是什麼?鯰魚效應如何提高員工生產力

  組織像一灘死水?如何用鯰魚效應活絡組織、喚起員工活力。 業績停滯、部屬懶散、組織拒絕變革,主管憂心嗎? 不妨運用鯰魚效應( Catfish Effect ),為組織引進能力強的新血,以此煥發團隊新生活力。 什麼是「鯰魚效應」( Catfish Effect )? 當企業漸趨穩定,意味著員工已經熟悉執掌業務,工作態度不免放鬆,久而久之,組織內就會充斥安逸氣氛。 這時若主管策略性的對外引進優秀人才、 秀異份子,讓原有團隊產生危機感,就會大幅提升團隊戰鬥力。 這正是所謂的「鯰魚效應」。 在管理學上,是指「在一個停滯不前的組織或產業中,刻意引入具威脅性的競爭對手,藉以刺激原有成員積極奮發」。 這個觀念也經常被引用在人力資源管理,用以強調公司人力流動的重要性。 鯰魚效應源起於漁業。 在挪威,活沙丁魚口感鮮美,賣價比冷凍後的沙丁魚高出許多,然而漁夫從外海回到港口,難以保證沙丁魚存活。 就有漁夫發現,若在沙丁魚槽中放進鯰魚,返航時,沙丁魚存活率大大提升。 原來,鯰魚是沙丁魚的天敵,而且鯰魚在陌生環境中,會不斷遊動自衛。當沙丁魚群發現天敵,自然緊張逃竄,產生了危機意識,也讓牠們活動得愈快、愈能存活。 在日本北海道,捕撈鰻魚時,也運用放置天敵狗魚的做法,保證鰻魚上岸後,依然活蹦亂跳。 這就是「鯰魚效應」的由來,透過「競爭」與「危機」,激發職場員工的鬥志。 同理,藉由引進新制度、技術、設備或管理觀念,例如調整業績獎賞或晉升制度,也能達到激勵效果。 鯰魚效應:台灣金融業、日本本田如何運用 至於在企業管理面,如何運用鯰魚效應刺激員工創新? 2018 年,時任金管會主委顧立雄就比喻,政府開放兩家「純網銀」,主要目的是希望產生「鯰魚效應」,導引沙丁魚「傳統銀行」也能跟進金融創新。因為傳統銀行沒有充分感受到金融科技( Fin-Tech )的威脅,資源配置用於金融創新的部分稍嫌薄弱。… . 更多詳細內容請點閱以下連結: 鯰魚效應是什麼?鯰魚效應如何提高員工生產力 資料來源: Cheer 快樂工作人

部屬不信任你,問話時嘴巴閉緊緊?想聽員工真心話,這 4 種面談不能少

「你有沒有看我寄給你的 Email ?」「我待會回你。」 某天,台灣萊雅 LUXE 美妝事業部總經理蔣喆敏經過同事座位時,聽到這段對話,她心想:「為什麼坐在對面的兩人,要用 Email 溝通?」 儘管有些疑惑,日理萬機的主管,也許過沒多久就忘了這件事。 但好奇心、觀察力強的蔣喆敏,會把這個線頭放在心上,未來再觀察到類似情況,她就會出手。 怎麼出手?面談是一個方式。 「會用到面談,一定是有事情要解決,」蔣喆敏表示,除了績效面談,其他跟員工的一對一面談,幾乎都由她發起。 「面談最重要的是看到結果。」結果指的是有沒有找到問題、讓對方得到學習,起到激勵的作用。 蔣喆敏解釋,一次面談動輒一個小時起跳,如果沒有效果,就等於浪費雙方時間。 「我覺得,一對一面談如果失敗,一定有一方不夠真誠,」 當有人沒說真話,就無法釐清問題。 平時就要幫員工搬石頭,有信賴,面談才會順利 然而,面對主管,部屬往往「有口難言」。 蔣喆敏自知,部屬一般沒事不會靠近主管,所以她得主動出擊,跟員工開話題閒聊、關心彼此近況。 遇到事情時,也會主動釋出誠意,幫員工搬石頭,「如果你過去會幫他解決問題,不會出賣他,員工自然會信任你。」 當部屬清楚主管的行為模式,知道「你是真心想解決問題,他就會跟你說。」 曾經,蔣喆敏底下的明星員工要離職,她問了對方的下一份工作,「告訴我你要去哪,我幫你判斷,好地方我就不留。」 最後員工真的到了更好的地方,她也給予祝福,足證雙方的信賴關係。 蔣喆敏指出,員工不會因為老闆改變自己,一定是知道這樣做「對自己比較好」才會改變。 也就是說,主管不能要求員工「照著做」,要站在部屬角度,採取「你要什麼,我幫你滿足」的態度。 萊雅 LUXE 美妝事業部旗下包含蘭蔻、植村秀、碧兒泉、契爾氏等 7 個品牌,蘭蔻品牌總經理姚正娓跟蔣喆敏共事近 15 年。 姚正娓舉例,她剛接手蘭蔻品牌總經理時,發現品牌雖大,但行動、應變力不夠,她希望品牌能夠「又大又快」,於是向蔣喆敏表明,自己必須做點人事調整。 蔣喆敏不僅大力支持,在年底考核時更直接向國外主管說明,今年不需要看員工離職率這個 KPI 。 姚正娓說,「她是個有肩膀的人,在溝通時,只要我們表達自己的困難在哪,讓她看到事情的全貌,她就會願意幫你。」 依照工作表現和士氣高低,給予不同主題的面談 萊雅以工作表現、士氣為兩軸,將員工狀態分成 4 種。

看法、想法、方法

在應徵新人的時候,我通常都會提問一些乍聽之下不著邊際的問題,例如對人生的想法、 對台灣未來的看法,或者對家庭、對工作的態度。 我偶爾也會找同事來閒聊,聽聽他們對公司的看法,對於正在做的工作有沒有什麼意見, 或者認為公司現有的產品還能做些什麼改進。 剛開始談話的時候,同事多半會很客氣地不發表意見,但是經過我旁敲側擊地引導之後, 他們有時也會說出非常寶貴的意見。 每當工作遇到障礙或困難,我則會追問同事有什麼解決方法。 有時候, 我會希望他們不能只準備一套解決方案,還要有幾套備案,總之一定要找到方法。 這就是我觀察同事、培養幹部的方法,漫無邊際的閒聊,可以觀察出一個人所關心的事物、是否擁有廣泛的興趣、對於世界是否有好奇心、是否有豐富的背景知識 ,遇到各種問題時,是否可以觸類旁通、左右逢源。 這些都可以反映出一個人對世界、對人生的看法。而有看法的人不狹隘,心胸寬闊,博學多才。 至於在開會的過程中,碰到特定的命題,我會要求所有與會的同事都要提出建言, 對事情的來龍去脈抽絲剝繭,分析其原由;對事情的未來發展沙盤推演,以指出演變的方向; 或者是提出南轅北轍的想法,衝擊主流意見,再進行反覆辯證。 從這些各式各樣的想法中,可以看出當事人的思維走向,對問題了解的深度, 當然也可以看出其對公司及工作的企圖心。藉由這些想法,我也可以觀察工作者心思細密的程度、思考力及洞悉問題的能力,這些都是未來好工作者、好的主管必須具備的能力。 有關解決問題的方法,更是訓練未來主管的關鍵。 當面臨困難或障礙時,可以趁機觀察同事在分析困難發生的原因、對問題的現狀做出解釋之外,是否還能提出具體的解決方法。 更多詳細內容請點閱以下連結: 看法、想法、方法 資料來源: 經理人  

用3個提問解決問題,隨時懷疑並求證

  培養解題脈絡就像戴上一副新眼鏡,全球知名管理顧問公司波士頓顧問公司( BCG )董事總經理徐瑞廷認為縱使遇到陌生難題,也能從不一樣的視野中找到線索。 一群大學生在週五晚上的課堂上積極搶答,課堂之外還要分組做專案,與新創公司、非營利組織負責人直接討論經營上想解決的難題。 這堂名義上只有 2 學分的課程「策略顧問:方法與實務」,結合邏輯思考的教學和業界個案分析,扎實程度堪比 6 學分的課,甚至被修過的學生們譽為是「台大最有用的課程之一」。 這是全球知名管理顧問公司波士頓顧問公司( Boston Consulting Group, BCG )董事總經理暨合夥人徐瑞廷第 7 年與台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系專任教授李吉仁合開的課程。希望讓學生藉由課程內容與專案經驗,了解顧問業在面對客戶時解決問題的架構。「每個人都有釣過魚的經驗,但不見得能說明釣魚的方法,」徐瑞廷解釋。 徐瑞廷思緒清晰,對答常自然地條列重點,反映出他多年的顧問訓練成果。他在 2005 年加入波士頓顧問公司,參與過的專案遍布歐、美、日、中、印、韓等地,涵括科技與電信產業中長期策略與商業模式、轉型經驗。 顧問有如企業的醫師,為對方找出疑難雜症,進一步診斷體質、對症下藥,就是他的工作。 不過,徐瑞廷本人其實是工程師背景出身。大學畢業於台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,先赴美攻讀史丹佛大學( Stanford University )電機碩士,工作幾年後,他再取得聖塔克拉拉大學( Santa Clara University ) MBA 碩士學位。 徐瑞廷取得電機碩士後,曾在美國電腦公司迪吉多( Digital Equipment Corporation, DEC )擔任 IC 設計工程師,後來 1999 年又在矽谷創業,成立與網際網路、電子商務有關的公司。 徐瑞廷回憶,當時他發現,儘管有技術能力,也曾在大學學過會計、組織行為學等課程,但真實創業的戰場上,每天投入 10 幾個小時工作,滿心想著怎麼活下來,「我漸漸發現,好像少了一個公司要往哪裡走、宏觀一點的戰略思維訓練,」他說。 更多詳細內容請點閱以下連結: 用3個提問解決問題,隨時懷疑並求證 資料來源: Cheers 快樂工作人

每天改善1%,1年強大37倍!一張圖,讀懂不斷改善的PDCA循環法則

  「每天改善 1% , 1 年強大 37 倍。」是日本樂天社長三木谷浩史的名言,這蘊含的道理即是每天持續改善的「 PDCA 循環」。 其概念源自美國,卻因日本貫徹,才又被世人重視,我們將源流整理如下。 美國製衰頹,日本生產興起 1920 年代 美國產品主宰世界市場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,許多工業國家受到戰火蹂躪,卻只有北美洲有能力生產、製造商品。因此,在 1920 年起的幾十年間,美國製的產品遍及世界。 1950 年代 日本崛起的祕密:全面品質管理 1955 年起,品質好、價格平實的日本產品開始進入美國,威脅北美工業。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,日本為了重建國家,邀請品質管理大師威廉‧戴明( William Deming )到日本授課。 戴明傳授全面品質管理十四要點,他認為在產品製造完才「抽樣檢驗」,往往太遲且無效。 應該在每個環節都落實檢查、修正,讓產出擁有穩定品質,就無須事後檢驗了。 1980 年代 PDCA 循環成為重要管理工具 為了讓組織能管控各個生產環節,戴明將生產流程歸納如圖,而日本人濃縮成計畫( Plan )、執行( Do )、查核( Check )、行動( Act )循環。 1980 年代,因為日本產品品質受到各國認可,戴明理論再度受到重視。自此, PDCA 循環成為世人熟知的管理工具。 讀懂 PDCA 循環 計畫:找出問題原因,制定「改善計畫」 定義問題與目標:透過不斷問「為什麼」,找出問題真正的原因。 豐田生產管理強調 , 用「 5 個為什麼」就能找到隱藏在表象的根因。 制定計畫:利用魚骨圖、樹狀圖等工具梳理流程,訂出計畫。 選出最佳方案:擬訂計畫時,至少要提出 3 種方案,互相比較、分析,才能選出最佳方案。 執行:依據計畫,馬上採取行動 別等問題浮現才改善:在公司或個人狀況好的時候進行 PDCA 循環,就算失敗也能重新來過。 更多詳細內容請點閱以下連結: 每天改善1% ,1 年強大37 倍!一張圖,讀懂不斷改善的PDCA 循環法則 資料來源: 經理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