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年11月16日 星期一

領導人不該有的五種施壓行為5 Ways Leaders Accidentally Stress Out Their Employees



上司的一言一行,都會深深影響部屬。因此,必須非常注意與員工的互動跟溝通,尤其在目前這樣不確定的後疫情時代,員工更仰賴上司指引他們面對恐懼、釐清事情和方向,甚至是讓員工懷抱希望、保持樂觀。
可惜,很多時候上司反而成了部屬的壓力來源。
為此,本文提出使人焦慮的五種行為,提醒領導人察覺、修正,打造自己更好的領導力。
十年來的科學研究顯示,在工作上,壓力和焦慮是很普遍的問題,而這會造成員工士氣、健康幸福和生產力的低落。
焦慮的成因有很多,包括一些跟工作無關的原因,但有個常見且普遍的原因,的確跟工作場所有關:上司領導無方。
企業主管和領導人,會直接影響到員工的壓力和焦慮程度。他們說的話、感受和行為,都會大幅影響到團隊的生理與情緒健康。
領導人愈高階,他們影響到的人可能就愈多,包括正面和負面的影響。
但很糟糕的是,太少有領導人注意到自己有這種影響力。許多領導人對自己的領導技能過度自信,導致他們自認的能力水準,與實際上的能力水準之間有落差。這解釋了為什麼即使上司是好意,仍可能在無意中導致員工高度焦慮,而且上司不太能夠修正和改善自己的行為:如果你認為自己領導有方,又何必要改變?
正因如此,領導人必須要特別注意自己的行為和溝通方式。
在這個不確定性升高的時刻,這件事變得更重要,因為我們常仰賴上司指引我們面對恐懼、幫我們釐清事情和方向,還有最重要的是,給我們一些理由應懷抱希望、維持樂觀。
如果你是主管或領導人,一個有用的做法,是把一些有關你的行為(你說的話、做的事、你的感受、你表現的樣子)
會如何影響你團隊的重要心理學心得,加以內化,特別是在你不自覺這些行為的情況下,會如何影響你的團隊。
尤其有五種行為模式,最常會提高人們的焦慮程度。你若能察覺到這些行為,就能學習如何改變它們,以成為更有效能的領導人。
1)使用負面語言
我們太常專注在非語言的溝通,把它當成傳達情緒的訊號,像是我們的手部動作、臉上的表情,但實際上,我們說的話更可能傳達出我們的感受和想法。
演算法文字探勘(algorithmic text mining)和自然語言處理(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)這個日益擴大的領域顯示,我們表達自己時所選擇的文字類型和使用頻率,與我們的心情和性格之間,有強大的系統性關聯。
這表示,即使你自認是客觀中立地討論你的商業策略,你談論的方式和選擇的遣辭用句,仍會向別人傳達你的情緒跟精神狀態,無論你自己的意向如何。領導人尤其該知道,他們如果是用書面文字表達,所造成的情緒影響會更大。
人們往往會反覆閱讀重要的書面訊息,把那些情感性的內容內化。
研究顯示,若要避免無意中透過語言而引發焦慮,最好的做法就是避免使用負面字眼(像是:可怕、令人震驚、危險,還有委婉的負面說法,像是:有挑戰性、有問題的、不理想的)。
其實,要判斷一個字是否為負面的,唯一的標準就是,看它是否會讓聽到的人負面情緒升高;
換句話說,看它是否提高了他們的焦慮、憂慮、擔心的程度。
即使有兩名領導人在相似情況下報告同樣的局勢,如果他們談論的方式不同,其中一人談到「希望」、「改善」或「隧道盡頭的光明」,而另一個人則是談到「死亡人數」、「死亡率」和「沮喪」,對聽眾的影響就會不一樣。
2)行事反常或無法捉摸

更多詳細內容請點閱以下連結: 領導人不該有的五種施壓行為
資料來源:哈佛商業評論


2020年11月4日 星期三

決策很慢,任何事都要SOP?試試看TOYOTA、日立都在用的「OODA循環」 遇到沒有SOP的狀況就手足無措?還在收集情報就已經錯失行動良機?

 


在分秒必爭的決策過程中,用OODA迅速解讀情勢、靈活採取行動!
OODA循環能讓下列這些「做不出決定/無法做決定」的企業組織脫胎換骨:
以因應環境變化、創新為首要課題的組織
  適用「觀察:Observe
決策或行動的速度慢得無可救藥,走不出泥淖的組織
  適用「了解:Orient
無法做決策的組織
  適用「決定:Decide
缺乏實務概念的組織
  適用「行動:Act
消極地追究責任、推卸責任的組織
  適用「檢討/推估:Loop
案例:跳脫閉門造車的束縛,成功脫胎換骨的製造業R公司〈導入OODA循環前〉
以往,製造業R公司的產品,向來都是採取閉門造車式的研發(RD)。過去產品的毛利率高,公司也持續成長。
可是曾幾何時,R公司轉向以「提供自家技術」為優先考量,忽略了「顧客利益」的觀點。
在銷售上的心態,也轉為強勢推銷「自家公司能生產的產品」,而不是販賣「顧客滿意的產品」。
在這樣的企業組織當中,能出人頭地的,都是在風向宰制下,懷抱著「精神論式思維」的人。
原本部屬應該輔佐主管,但R公司這些憑著「信念」而升官的部門主管,讓部屬之間彌漫著一股「多說也是枉然」的氣氛——
畢竟公司裡重視的,不是「顧客的利益」,而是「部門主管的信念」。
R公司裡開始興起一股瞧不起外界環境、主觀策略宰制一切的風潮。
也因為這樣,R公司對其他來自新興國家的競爭同業太過小覷,對自家公司的實力則過於高估......
公司裡每位員工都很樂觀地認為公司不會倒,實際上業績卻已開始緩緩地走向下坡。
〈導入OODA循環後〉
導入OODA循環後,R公司決定要加強對外界動向的掌握——為察覺市場變化,傾聽顧客意見, R公司選出一批重要顧客當作「一號瓶客戶」,並導入一套機制,用來檢驗這些顧客需求。
所謂的「一號瓶客戶」,就是極具影響力的顧客。只要這些顧客打個噴嚏,整個業界都會感冒。
這裡用保齡球的一號瓶來做比喻,換句話說,打倒了這個瓶子,就會擊出全倒。
此外,R公司還設置了一個專門負責情報、資訊蒐集的「行銷情資部」(MI),在各地辦理市場調查,或透過客服中心匯集對顧客的洞察(insight)。R公司因而得以同時掌握技術面和顧客需求面的動向。
而最具指標意義的變化,就是經營團隊的座位。
以往,經營團隊的主管都盤踞在董監事專用的樓層,因此容易接收到片面的偏頗資訊。
於是R公司效法臉書執行長和紐約市長,請經營高層將座位移到一般員工辦公的樓層中央,讓他們能切身感受前線的動向。
後來,這些改革在公司裡紮了根,改變了整個企業組織的人員意識,R公司的業績也因此而大幅成長。
OODA循環真正的目標,是「顧客的感動」
若要用一句話來概括「OODA循環」,應該這樣解釋:
企業組織裡的每一位成員,都能當場、當下立即判斷行為是否與「夢想願景」直接相關,並採取適當的行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