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1月25日 星期四

善用「畢馬龍效應」,主管有效激勵員工的6個原則


 

畢馬龍(Pygmalion)是一位精於雕刻的古希臘國王,有一天,他刻了一座美麗的少女雕像,而且深深愛上自己的作品,
每天將雕像當作真人對待、無微不至的照顧,沒想到就這樣感動了天神,讓少女雕像化為人類。

 

到了今日社會,所謂的「畢馬龍效應」強調的就是他人「期望」所帶來的影響

一開始,這個效應最先在教育界受到討論。心理學家發現,當教師對於學生抱有正向期望,學生往往會有更優秀的表現,
因此畢馬龍效應有時也被稱作「自我應驗式預言」(Self-fulfilling prophecy

後來,畢馬龍效應也被應用到職場當中。簡言之,主管對於下屬的期望程度,會影響下屬的自信心、潛力和產能。

 

企業如何應用畢馬龍效應?

1961年,大都會人壽保險(Metropolitan Life Insurance)在洛克威(Rockaway)的分公司主管歐伯蘭德(Alfred Oberlander
進行了一項相關實驗,驗證了畢馬龍效應在企業組織內的影響力。

歐伯蘭德選出自己手下最優秀的6位業務員,組成一個團隊,並稱之為「夢幻隊」(Super-staff),
並為他們訂下一個目標:完成去年整個組織三分之二的業績。

結果,這支團隊在前12週不僅繳出超乎原先設定的預期表現,而且還讓整個組織的業績進步了40%
隔年當組織擴編時,他們再次將「夢幻隊」的概念應用在另一批職員身上,結果整體業績再度成長2530%,於是這個分組方式就這樣沿用下去了。

 

當時,歐伯蘭德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:一開始就被預期能夠達成業績的優秀員工中,所有人都成功達標。

另一方面,那些原本業績較不出色的業務員組成的團隊,卻出現表現下滑的現象,而且離職率也增加。

 

哈佛商學院教授李文斯頓(J. Sterling Livingston)進一步解釋這個現象:「表現不佳的業務員大多無法維持良好的自我形象、自尊心,
當他們面對上司的低期望時,為了防止自我意識再度受傷,常會盡量避免後續失敗的可能性。他們可能會因此減少電話推銷的次數、
或降低推銷積極度,因為這些行為都有可能會造成更多的否定。」

如此一來,他人的低期望加上自身的低自尊,反而形塑了一個更可能失敗的循環模式,並且驗證了主管的負面期望。

 

激勵員工的6個原則

從畢馬龍效應的各種案例,就可看出「激勵員工」的重要性:不但能提升員工的工作效率,甚至能翻轉員工內心的自我形象。

那麼,主管要如何才能有效的激勵員工?《人人都要學的熱血激勵術》(Motivate Like a CEO)一書作者蘇珊.貝慈(Suzanne Bates
在訪談過多位企業高階主管過後,列出了以下原則:

1. 專注目標,保持熱情

    要先激勵員工,首先要先能激勵自己。一位主管若能專注目標、保持熱情,員工也會被其感染,進一步讓整個組織更專注在目標上。

2. 明確傳達使命(Purpose

    貝慈說:「想要像CEO一樣激勵員工,意味著讓員工受到自身熱情、使命所驅動,並且透過相同的使命和其他人產生連結。」

……

 

更多詳細內容請點閱以下連結:善用「畢馬龍效應」,主管有效激勵員工的6個原則

資料來源:Cheers快樂工作人

2024年1月10日 星期三

給心累主管:想養出「不掉球」的當責團隊,其實關鍵在你


個頂尖團隊與平庸團隊的差異,在於有多少人願意「多做一點點」(One more ounce)。

但想擁有主動接球、彼此補位的夢幻團隊,還得取決於主管。

 

當責人才養成3關鍵:

1. AI競爭下,展現當責=打造不可取代性

2. 主管需修煉:落實領導、管理誠信與引導屬下

3. 組織也有責:「獎勵、權力、能力」缺一不可

 

曾經打過雙打的人,對這樣的情境一定不陌生:一顆球飛向兩人中間,兩人默不吭聲、同時以為對方會接球,
最後,誰也沒出手,只能眼睜睜看著團隊失分,再相互責怪。

這是許多人在日常工作中的寫照。主管發派了一項任務,「所有人」都推測「某個人」會去做,且「任何人」都能做,
導致最後「沒有人」真正捲起袖子行動。

 

「很多公司會說,我把目標設定好就夠了,其實這只是一個開始,」前麥肯錫資深顧問、台大領導學程兼任副教授孫憶明提醒。

作為國內外許多企業數位轉型與組織領導的顧問,他觀察到台灣過去製造業「說一才做一」的管理模式將愈來愈不管用。

「未來走向更多元的商業模式、更貼近市場與客戶,我們要培養的人才必須更自主當責。」

孫憶明強調,這正是許多企業保持頂尖的秘密。

 

負責還不夠嗎?當責才能展現個人價值

「負責」與「當責」有什麼不一樣?從英文來看,負責是“Responsibility”,意即接收到什麼指定、就做出相對的回應,
心態上是被動的;當責則是“Accountability”,可被問責、把結果視為自己的責任,不只做完而且還確保有成效,心態上是主動且積極的。

很顯然,面對市場的易變性與模糊性,一個組織擁有愈高比例的當責人才,愈容易應變外界挑戰,即時把握商機。

 

然而,當責不單是為了組織,更是工作人在AI時代下展現不可或缺性的要領。
孫憶明直言:「為了累積自己的價值、信用和專業,這是每一個人都要做的修煉。」

建議從以下3個面向思考:

第一,你有沒有「多做一點」(One more ounce)的精神?把份內事完成之後,你是否想過如何優化成效?是否問過同事可以如何協助對方?
這份願意多走一哩路的熱情,很容易就會被團隊察覺。

 

第二,你有沒有為組織「多創造價值」?當責並不鼓勵一味付出或窮忙,任何多下的功夫,必須能在某些指標或數據上被衡量。

……

 

更多詳細內容請點閱以下連結:給心累主管:想養出「不掉球」的當責團隊,其實關鍵在你

資料來源:Cheers快樂工作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