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年8月18日 星期三

當大家在談論高績效人才管理時,你在想什麼?

每一個主管都希望自己的部門和團隊具有高績效,每一個企業主也都希望自己的企業能成為「高績效組織(High Performance Organization)」。
就算沒學過商管,望文生義也可以猜得到,「高績效組織」是指一個具有高效率、高創造力、可以快速因應環境變化而生存的組織。
如果再進一步想像的話,這種組織裡面的員工可能充滿鬥志、對自己的任務非常期待,也對自己所能創造的價值感到自豪,最起碼,他們面對自己的工作是抱著積極正面的態度的。
這看似理想國的組織,該如何建立?
過去許多研究文獻告訴我們,要建立高績效組織,不僅要有開放的溝通文化、明確的組織目標設定、建立賞罰分明的制度、擁有優秀的員工、打造信賴合作的團隊,並且要賦能授權、充分溝通及適切領導。
甚至許多管顧公司還推出昂貴的培訓課程,讓企業安排經理人接受訓練,學習「如何建立高績效組織」或「如何進行高績效人才管理」。

創造高績效組織的基本哲學:為「對的人」提供「對的工作環境」
表面上,要運作一個高績效組織,需要近乎天時地利人和的條件配合,但仔細探究後會發現,其實沒這麼複雜,就是:為「對的人」提供「對的工作環境」,這些人自動會形成所謂的高績效組織。
「對的人」指的是「有能力」同時「有意願」的人;「對的工作環境」就是能讓對的人有意願付出的條件與制度。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圖一、對的人與對的工作環境與價值創造的關係

在人力資源管理已蓬勃發展數十年的現在,企業要能甄選具專業能力的人才並非難事,
比較難的是:讓有能力的人具備高度長期投入的意願。
「意願」意味著主動積極的態度,它可以帶來問題解決之行為,最主要透過外在條件驅動內在動機而產生。
因此,公司提供「具吸引力」的考評與獎賞制度最為關鍵,再者才是帶領員工建立整合組織與個人的目標,並藉由達成目標過程產生的成就動機來誘發員工持續投入工作。…….

更多詳細內容請點閱以下連結:當大家在談論高績效人才管理時,你在想什麼?




2021年8月5日 星期四

「為何這兩個目標沒達成?」一味檢討部屬的績效面談,是最差勁的做法

當公司寄發績效評估與面談通知時,不論主管或是一般同仁都為此備感壓力。雙方常見的反應是這樣的。
主管認為,「每次面談到後段氣氛都很僵,都是我在解決員工的問題!」「到底該怎麼談,才不會傷了和氣,又能讓部屬知道自己錯在哪裡呢?」
相對而言,員工也有類似感受,「我不知道該說什麼,都是主管問我為什麼沒有做到?怎麼都做不到?」
「反正主管只會說我哪裡要改進,再多的理由都被認為是抱怨與藉口!」
為何績效面談讓主管與員工如此頭痛?
實務上,常見到主管受到一對一面談的緊張氣氛影響,不小心採用過當的質問語氣。
當主管在對話過程一味地為對方提出建議,看似在給予幫助,但卻宣告了雙方關係的不對等,將原本善意的輔導溝通,轉變成指揮和命令。
然而,指揮建議容易令人產生防衛與不悅的心理,對工作績效的改善效果相當有限。

績效面談不是為了抓戰犯!未來潛力比過去表現更重要
如何做好績效面談有許多論述,不過最終都回歸到「績效考核的目的是什麼?」
負責組織內的領導力發展計劃多年,我認為績效面談對組織來說,是回顧人才培育的階段性總結,而對員工而言,則是尋求個人持續發展的好機會。
因此,績效面談並不是一直往後看的過程。
與其一直想著處理不能改變的過去,聚焦現存的績效問題,容易落入只看個人缺點的陷阱。
不如與同仁一同往前看,引導部屬思考如何為公司做出貢獻,同時找出方法發展更好的自己。
理想的績效面談是一個雙向的對話,而不是只有主管單方面地進行審核與批評。
在面談開始前,除了準備考核項目等書面資料外,還可以提供同仁4個問題預先思考,有助於在面談營造正向氣氛,促進溝通效果:
1.       過去這段期間,做得有成就感的部份(或個人覺得有成長的部份)?
2.       經過這段期間,個人最想改進的地方?覺得想加強的能力?
3.       觀察現有制度、流程與活動,有什麼可以讓公司變得更好的部份?
4.       為了達成上述目標,有什麼主管可以協助的地方,需要調整的部份?
在對話開始時,主管別急著對工作進行檢討與批判,不妨先讓同仁談談自己做得好的地方,引發對工作的成就感,並且省思在工作上還可以表現更好的地方。這些問題同時也傳達了主管將進行雙向溝通的訊號,並非只有單向的糾正或指責,表達願意和部屬共同找出未來可以努力的方向及改善的方法。

提問式面談,讓部屬自然產生責任感
績效面談技巧是個需要不斷練習的軟性溝通技能,常見的面談方式包含了「三明治回饋」或是「STAR 行為事例面談」等步驟。
但我習慣使用「GROW 模式」,也就是教練式輔導,偏重以「提問」的方式提升部屬的「覺察能力」與「責任感」….

資料來源:經理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