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年1月20日 星期四

三國英雄多,為何曹操只認可劉備的領導力? 從歷史故事學習「內隱領導」精神

 


在《三國演義》中,曹操把龍比作世間英雄,他說:「稱得上英雄的,應當胸懷吞吐天地的大志,腹藏參透世事的謀略。」
用現代管理的術語來說,理想領導人必須具備企業家精神,有膽有識,以及有策略性問題解決能力,計畫籌謀
曹操同時也評價其他檯面上的人物,例如批評袁術是「塚中枯骨」,指他身為領導人卻死氣沉沉,缺乏生機;批論劉璋是「守戶之犬」,指他目光如豆、缺乏遠見;最後他評價袁紹「外表威武但內心膽小,喜歡謀算卻毫無決斷能力,想幹大事但又怕死,見到一點小利就拚命追逐。」用現代管理的術語來說,他們 3 人就是缺乏魄力、遠見、果斷力、勇氣和智慧。
內隱領導理論可以分別從領導者和追隨者兩個視角來看,曹操與劉備煮酒論英雄的故事,便是主管視角「內隱領導理論」概念最好的註解,即身為一位領導人,願意追隨具備什麼特質和行為的領導者。
它又可以分成領導的正原型(leadership prototype)和領導的反原型(leadership antiprototype),前者是指心目中理想領導人應具備的特性,而後者則是指心目中不理想的領導人的特性。

曹操煮酒論英雄:領導者的正、反原型
曹操口中的胸懷大志和腹有良謀便是領導的正原型,而欠缺魄力、遠見、果斷力、勇氣和智慧,便是領導的反原型。
由於劉備具有他心目中的兩種正原型,所以曹操自覺天下只有他和劉備兩人是英雄;而被批評的3人則符合他心目中的反原型,所以曹操認為他們都是「蹩腳」的領導人。
中國曹魏時期劉劭的《人物志》一書,則是從追隨者的視角談「內隱領導理論」的經典之作。
劉劭認為如果優異的部屬要勇於任事,那麼傑出的主管就必須有識別人才的能力;其次,如果出色的部屬要善於建言獻策,出眾的主管就一定要具備耐心聆聽的能力;最後,如果優秀的部屬要能使命必達,卓越的主管便必須能夠信賞必罰。因此,識別人才、耐心聆聽和賞罰嚴明,便是劉劭心目中理想領導人必須具備的 3 種能耐。…..

資料來源:經理人

2022年1月3日 星期一

從經理人變領導人

 


你是個表現傑出的部門主管,因此獲得拔擢,成為企業領導人。然而,在歡喜高升之餘,
別忘了自己也面臨觀點與責任的七大轉變。
的確,你要統御的範圍變大、複雜度也變深,你之前磨練出來的技能,已經完全不夠用了......
哈洛德(化名)是一名大家看好的領導人,他在一家頂尖的歐洲化學公司,有15年的工作經驗。他從塑膠事業部產品副理做起,很快就調任香港,協助設立該事業部的亞洲業務中心。
隨著香港的業績蒸蒸日上,他也很快就升遷為銷售經理。三年後,他返回歐洲,擔任歐洲、中東和非洲地區的行銷銷售總監,手下有八十名專業人員。
由於一路表現優異,後來升任聚乙烯事業部的行銷銷售副總,掌管數條產品線及相關服務,手下有將近兩百名員工。
哈洛德工作勤奮,最後當上塑性樹脂事業部主管,這個事業部在全球有超過三千名員工。公司特意讓他在一支優秀團隊的輔助下,執掌一項小規模但發展蓬勃的業務。
這項派任的用意,是讓他有機會超越銷售和行銷的管理範疇,了解整體事業,在他那支經驗豐富的團隊協助下,學習如何領導一個事業部,並在沒有複雜問題或危機的情況下,提升他的領導技巧。
許多像哈洛德這樣的明日之星,從領導一個部門步入領導一家企業,初次肩負盈虧責任,並監督企業各部門主管時,都會慘遭滑鐵盧。高處的風景確實不同。為了探索箇中究竟,我深入檢視這個關鍵轉捩點,與四十多位企業最高主管進行一系列廣泛訪談,其中包括潛力雄厚的主管、人力資源專業人員,以及最近初次晉升為企業領導人的人。
我發現,要成功轉換角色,主管必須在領導重點和技巧上,歷經一系列曲折奧妙的轉變,我稱為「七大轉變」。他們必須學習從專才變為通才、從分析師變為整合者、從戰術家變為策略家、從砌磚匠變為建築師、從問題解決者變為任務制定者、從戰士變為外交官、從支援班底變為領導角色。哈洛德也像他的許多同儕一樣,在大部分的轉變裡苦苦煎熬。要了解這些轉變為何如此困難,讓我們跟著他一一檢視這些轉變,看他如何遭遇驚恐的意外、憑空大膽假設、在時間和想像力上面臨嶄新的要求、做出粗心的決策,並從他的錯誤中學習。

轉變1:從專才到通才
哈洛德立即的挑戰,就是從帶領單一部門變為掌理企業各項職能。在他新上任的前幾個月,這項轉變讓他茫然,沒有自信自己是否有明智的判斷力。於是,他落入一個常見的陷阱:過度管理他熟悉的部門,而過度放任其他部門。所幸,哈洛德的人力資源副總向他坦誠建言,明白指出他與銷售行銷副總之間的狀況:「克蕾兒快被你逼瘋了。你必須給她一些空間。

更多詳細內容請點閱以下連結:從經理人變領導人
資料來源: 哈佛商業企管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