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5月14日 星期二

績效管理與員工發展

 

要解決績效管理的問題,首先就要來暸解績效管理的定義與流程

 

績效管理的定義

什麼是績效?

就字面上的意義來說,績效就是成績的效果。試想以下這些敘述是績效嗎?

        今年上半年做了100萬元的業績。

        本月份完成了3個工作指導。

        今年完成了5場產品說明會。

我們可以說上面這三句話各是「完成了一項工作」,但是無法稱他們是「績效」。

因為這個工作的結果是否好與壞,是否達到部門與組織的預期,是看不出來的。也就是無法看出這些工作的結果對部門,對企業的價值是什麼。

如果,我們加上了目標或衡量指標,變成了以下的敘述:

        今年業務部目標營業額300萬元,上半年完成了200萬元的業績

        本月份完成了3個工作指導,讓產品不良率下降了5%

        今年完成了5場產品說明會,促進業績提升10%,品牌知名度提升5%

這樣就會感覺這些工作成果,對於企業部門的目標與價值來說有了「效果」。

所以我們可以說,績效就是「為了達到組織的目標,盡一切努力所達到的結果。」

 

為什麼大家要盡一切努力達到績效?

所以,我們就會想要問兩個問題:達到這些成果,會有什麼好處?或者,在完成的過程中會得到什麼資源與支援?

首先,達到會有什麼好處?管理專家米契爾.拉伯福(Michael Leboeuf)曾說:
「人們會去做能夠受到獎勵的事情,而不會去做他所害怕受到處罰的事情」。也就是華人世界所謂的「趨吉避凶」,既然是對自己好的事情,就會往這方面去做,而盡量不要去做會讓自己受到傷害的事情。在組織裡面有哪些「好處」?舉凡薪獎、升遷、讚美,以及成就感都是。

薪獎:也就是薪資與獎金,這是我們最常見的好處,當部屬達到公司與組織績效,最直接的好處就是依照薪獎規定,在薪資與獎金上有實質的給予,所謂「重賞之下必有勇夫」。

升遷:達到績效之後,也是證明工作能力出眾,足以擔當更高職位的責任,因此依照公司晉升規定,給予職務的晉升,也是一種肯定與獎賞。

讚美:這是指在日常工作當中,主管針對部屬做得好的地方給予口頭上的肯定與讚美,我們在前面「主管的職場溝通藝術」、「部屬培育與工作指導」,以及「團隊領導與共識建立」的幾個章節中,都特別強調新世代的主管除了要會把工作做好,在對「人」的管理,特別是溝通、指導,與團隊領導中,都要先從「肯定對方」的部分開始,除了能夠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外,「肯定做得好的地方」也能讓部屬覺得自己的所做作為「有被看見」,而不是被主管「挑毛病」。

成就感:這是指部屬本身對於達成工作的成果,在心中所產生的成就喜悅。這部分因人而異,在「部屬培育與工作指導」,以及「團隊領導與共識建立」章節中我們有提到能力與意願,每個部屬對於工作成就感的定義與設定不同,能夠為了自己成就感而「盡一切努力」的員工,都是意願上非常強烈的人。

因此,我們可以說,有了這些好處,會讓人產生動力與意願,想要完成績效。
這就是米契爾.拉伯福所說的:「人們會去做受到獎勵的事情。」……

更多詳細內容請點閱以下連結: 績效管理與員工發展

2024年4月29日 星期一

員工能力強,團隊執行力卻很差?帶人主管該避開的一個坑

 

摘要:

1.很多時候我們覺得團隊執行力不夠,有可能是你沒有將責任確實分配,而造成責任分散了。

2.避免「旁觀者效應」,除了清楚劃分各個職位的權責之外,每個專案也需指定負責人。

3.此外,也要和負責人要達成共識,當他有了承諾,就要對結果負責,這樣才能方便管理者進行追蹤。



在團隊管理當中,你有沒有發現這樣的情況:
當你把某一項工作交給具體的人,那麼這項工作有人做。但你在群裡,不針對具體某一個人,
發佈一項指令,等你過了很長一段時間,你會發現沒有人回應你。

等過了段時間,你去查問工作進度時,所有人都表示一無所知,並且認為這件事該由別人去做。

你也無法追責。這時,很多老闆、管理者都會覺得無奈,認為自己的團隊執行力很差。
認為員工沒有責任心,不能對事情的結果負責。不讓他們做,他們就不會積極主動地做。

 

其實很多時候並不全是下屬的問題,領導者身上也有責任。很可能是你將責任分散了。

 

是什麼造成了集體冷漠?

旁觀者效應(Bystander effect)是一個社會心理學術語,在緊急情況下,一個人在有其他人在場時,出手幫助之機會降低,援助的機率與旁觀者人數負相關。換句話說,旁觀者數量越多,他們當中任何一人進行援助之機會越低。

旁觀者效應告訴我們,一群人在一起的時候,會產生社會抑制作用。
如果現場只有一個旁觀者,會有一定的道德壓力,認為自己有一定的義務。
當人數非常多時,幫助的責任就由大家承擔,造成責任分散。所有人都會認為其他人會去阻止這一事件,會忽略掉自己的責任。

 

組織中常見的「旁觀者效應」

那麼,旁觀者效應對我們的工作有什麼啟示?

很多時候我們覺得團隊執行力不夠,也有可能是你沒有將責任確實分配,而造成責任分散了。
往往人越多,越沒有人願意站出來承擔責任,責任也難以落實。
正如上述,當你在群裡安排一項工作,而沒有指定負責人,那麼就會難以推動下去。……

 

更多詳細內容請點閱以下連結: 員工能力強,團隊執行力卻很差?帶人主管該避開的一個坑

資料來源:商周

2024年4月16日 星期二

新世代管理心法:打造跨世代合作的成功關鍵

 



新世代在想什麼?

坐在偌大的辦公室裏,啜飲帶著清新香氣的茶,金黃透亮的茶湯搭配著愁眉不展的經理人。
Paul
是我領導力教練課程的客戶之一,一向意氣風發的他,最近因為一件事倍感挫折。

「教練,我已經是個很有經驗的主管,但是,我真的搞不懂現在的年輕人在想什麼,真的太難了!」

看得出來 Paul 的沮喪,而他不是唯一面對新世代感到不知所措的客戶。隨著新世代漸漸成為就業市場中的主流,對於企業管理者所帶來的挑戰也越來越大。但唯一可以肯定的是,隨著環境的演進,世代之間的差異是一定存在的,但最好的解方,從來就不是彼此對立,而是互相理解、合作。

 

Paul 是多年的客戶了,所以他直接把困境一股腦兒的全倒了出來。Paul 擔任研發主管已經超過8年的時間,剛當上主管時手忙腳亂的,所以找了教練協助他提升領導能力,因此近幾年在管理和部門績效上有著不錯的成績。

接著進入遠端工作的管理挑戰,因為公司的政策,起初員工的配合度及互動過程都還算順利,但在這段期間,部門中的新員工出現高流動率以及互動上的困難。例如:不即時回覆 LINE、工作進度無法掌握。
Paul
心想最近解封可以約大家一起聚聚,以增進部門的凝聚力,但新世代的員工們表示自己有其他的安排,不想在假日想工作的事。
此外,當 Paul 以專業經驗告訴新世代員工,他提的方案行不通時,新世代員工們直接掛冠求去,因為覺得主管不給空間。
昨天,又一個新進同仁提出離職申請,理由是覺得主管微管理,工作沒有意義感。就這樣 Paul 一直在找人、教人,然後離職之間打轉,讓 Paul 倍感沮喪,所以 Paul 今天來求助:他到底該怎麼管理新世代?

 

「你是怎麼長大的啊?」我問了一個看似不相關的問題,但 Paul 馬上知道我的意圖。

「我當然知道我們的成長背景不同,所以,我們會有很多的差異。但是,我身為管理者,就是要為了部門的績效負責啊。

而且手下二十幾個人,我總不能每個都客製管理吧?這樣我就不用做其他的事了。」

我笑了笑,但沒有打算順著他的想法走。

「所以,你要的團隊是什麼樣的團隊?」

「大家都知道目標是什麼,每個人都負起責任,一起努力的把目標完成,這樣對公司好,他們也可以多拿一點獎金啊。

多賺一點錢讓家小有更好的生活這樣不是很好嗎?」

「所以,他們知道部門的目標是什麼嗎?」我好奇的問。

「我都有說啊,他們應該知道吧?」Paul 遲疑了一下。

「他們知道這個目標對他們個人是有益的嗎?」

「這不用說也知道吧?」Paul 的遲疑更多了。

我不急不徐的拿起那杯溫暖的茶,品了一口,等著 Paul 自己繼續下去。

「我以為這些事是大家都應該知道的事,但我太理所當然了,對嗎?」

Paul 說完自己嘆了口氣,果真沒有讓我失望。

 

Paul 是個自我覺察能力高,而且勇於面對自己,因此,他的成長速度很快。

「你知道新世代和你的成長是有差異的,那你的理所當然,對他們而言也是嗎?」我乘勝追擊了一下,讓Paul意識到自己錯過了什麼。

「當然不是。好,來吧,我來面對新功課了,我要怎麼調整呢?」真不愧是身經百戰的 Paul ,一轉眼他已經調整好心情,預備成長了。

 

新舊世代的差異與建議

我其實不喜歡貼標籤這件事,但世代之間原先就存在著差異,不是好與壞的差別,而是因為成長環境、社會條件及教育的差異所生的不同。所以,提出差異,不是為了比較而是為了瞭解。

新世代有許多舊世代沒有的特質,而舊世代也累積了許多新世代沒有的養分,如果彼此更多的理解,一起合作就能產生出精彩而亮麗的火花。

新世代成長於科技高度發達的年代,快速回饋、方便高效、資訊多元,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因素,也因此影響了生活及工作觀:

1、輕、薄、短、小 ……

 

更多詳細內容請點閱以下連結: 新世代管理心法:打造跨世代合作的成功關鍵

2024年3月29日 星期五

你的績效管理評估方法能促使員工當責嗎?




效評估方法百百種

在一個繁忙的城市中心,三家公司緊鄰而立,他們都從事著同一類型產品的開發。
然而三家公司因為員工績效評估與績效管理的方式不同,有著截然不同的發展
⋯⋯

 

A 公司 CEO 每年都會設定清晰的業務目標,並將這些目標細化到各個部門和個人,且這些目標既具挑戰性又有實現的可能,同時與公司的長期發展策略緊密相關。為了確保公司績效的推進,每位員工都定期接受績效評估。主管在進行績效評估時,不僅關注達成的成果,也關注完成工作的方式並給予回饋。在層層的溝通下,每位員工都明白自己的責任並為自己應繳出的成果當責。
另一方面,透過定期檢視每個人的績效進度,了解每位員工的能力缺口或成長需求,規劃了各種培訓和發展機會,幫助員工提升技能,並為更高的目標做準備。

 

B 公司雖然也設立的挑戰性的目標,但員工們卻將該目標認知為管理階層對員工的管理依據,因此在工作上只顯得應付了事,
只求不被主管找出問題,剛好 Pass 就好。雖然在營運上仍有成長及盈餘,但整體績效及員工的士氣,逐漸落後 A 公司。

 

C 公司則是由主管直接喊出一個高挑戰目標,但因為主管對於訂定該目標的背後邏輯卻無法說明清楚,只是仿照 AB 公司而定,說別人做得到,我們一定也可以。但底下的員工,確認為公司設定的目標含糊不清,更難理解他們需要達成的具體成果是什麼。
另一方面,員工很少收到關於他們工作表現的反饋,只是常常聽到進度落後,需要加班趕上。
但對於進度落後的原因,卻與管理階層有著不同的認知。主管認為是員工不努力;而員工卻認為是公司未能給予必要的支持與協助,因此團隊充斥著抱怨與卸責的氛圍。

 

經過一段時間後, A 公司績效表現蒸蒸日上,B 公司則經營得勉強,而 C 公司則因虧損而倒閉。

績效管理成效大不相同?

上述 ABC 三公司雖為筆者所虛擬,但在工作職場上卻並不罕見,究其之間的差異,
筆者認為在績效管理方法與文化上有明顯的差異:


我們常聽見一句話:背向陽光,看到自己的陰影,面向陽光,則會看到一片光明。

績效管理可以比喻為句中的陽光,而當責文化怎麼影響著工作者是面對或背向太陽!

 

大多數的工作者,尤其是新世代的夥伴,都是崇尚自由的工作氛圍,不喜歡被管理,如果我們可以賦予績效管理定義新的意義,將有機會讓工作者自動選擇面向陽光!也就是績效管理不再只是組織達成目標的管理工具,同時也能讓工作者得以自我實現。

……

 

更多詳細內容請點閱以下連結: 你的績效管理評估方法能促使員工當責嗎?


2024年3月18日 星期一

看完杜拉克給經理人的這95個忠告,等於讀了一部管理經典!




 

個人修煉能力 Individual

忠告1. 管理者最重要的責任在於創造績效

管理者必須對其所管理的機構提供方向,思考機構肩負的使命,為機構設定目標,並為機構應達到的績效統籌資源。
有效性,也是管理者取得個人績效與成就的首要要求。 《Management: Tasks, Responsibilities, Practices1973

 

忠告2. 了解自身的長處、知道如何提升長處、明白自己的限制,這些是不斷學習的關鍵

組織只要有任何重大決策,都應該寫下他們預期此舉會有什麼影響。9個月後,再就實際結果與預期進行比較。
這樣一來,組織便能了解,哪些地方做得不錯,具有哪些長處;以及哪些地方做得不好,具有哪些短處。
這也是杜拉克奉行的「反饋比較法」,是了解自己很重要的步驟。 《Drucker on Asia: A Dialogue between Peter Drucker and Isao Nakauchi1997

 

忠告3. 一開始就要做正確的事,而不是還過得去的事

杜拉克認為,每個人到最後都會妥協,要是不知道什麼是正確的事,就無法分辨什麼是正確的妥協,到最後往往就會做出錯誤的妥協。 《The Effective Executive1966

 

忠告4. 經理人一方面必須埋頭苦幹,同時也要將眼光放遠──這簡直就是特技

經理人做出的每一個決策、採取的每一項行動,都必須同時考慮到眼前的需要和長遠的需求。
犧牲任何一方,都會危及企業發展。 《Management: Tasks, Responsibilities, Practices1973

 

忠告5. 成功的最佳方法,就是跟對一個平步青雲的成功上司

列出你的上司名單,每年至少拜訪每個人一次,問他們:「我所做的哪些事,以及我部屬做的哪些事,對你的工作有幫助?」
以及「我們做的哪些事妨礙了你,讓你的工作不順利?」你的責任是讓你的上司覺得輕鬆愉快,因為你的工作可以強化他們的長處,而非受限於他們的短處。
要讓上司相信,他手下的經理人會設法展現他的長處,並且也會保護上司的弱點。 《The Effective Executive1966

 

忠告6. 熱愛工作的人才會有所表現

杜拉克形容,他所遇見的成功商業人士都認為,反正工作得做好,而我之所以樂在其中,是因為我樂在工作;
而這也正是「學習型組織」和一般組織的差別。 〈Meeting of the Minds〉摘自《Across the Board: The Conference Board Magazine

 

忠告7. 著眼於任務,而不是自己。重要的是任務,你不過是僕人

杜拉克認為,領導者的基本能力之一,就是領悟到自己和任務比起來,是微不足道的,因為領導者看重任務甚於自己。
而某些自我中心的領導者喜歡搞個人崇拜,希望藉此延伸自己的使命,這並不可取。 《Managing the Nonprofit Organization: Principles and Practices1990

 

忠告8. 高階主管如果不甘於只是做一個懶散的人力管理員,就應該承擔開創未來的責任

Managing for Results1964

 

忠告9. 高階經理人應該常到公司以外的地方走動

要了解那些非顧客並不容易,而到市場上逛逛卻是擴大本身知識的唯一方法,這就是走到門外的「走動式管理」。
Managing in the Next Society2002

 

忠告10. 經理人是企業動力的來源

若沒有經理人的領導,「生產資源」永遠只是資源,永遠無法變成產品或服務。 《The Practice of Management1954

 

忠告11. 大部分人都不能發揮所學,所知道的可能是所用的好幾倍

大部分的人都無法把自己擁有的各種知識加以整合,因而不能把它用在實務工作上。 《Post-Capitalist Society1993

 

忠告12. 任何一個有知識的人,只要在45年內沒有學習新知,就會跟不上時代

各領域的知識變化太快,每隔7年就會折半,除非知識工作者在工作上不斷學習,否則很快就會落伍。
Managing in a Time of Great Change1995

 

忠告13. 口號、義務、昨天的問題,是妨礙效率的最大元凶。

The New Realities: in Government and Politics, in Economics and Business, in Society and World View1989

更多詳細內容請點閱以下連結: 看完杜拉克給經理人的這95個忠告,等於讀了一部管理經典!

資料來源:經理人

2024年3月5日 星期二

彼得.杜拉克的畢生管理智慧,都在這 28 個忠告裡!

 


如何在工作中做出貢獻、達成目標?怎樣當一個有效率、有效能的經理人?如何溝通、用人,做個領導者?

如何自我精進,成為一個更好的人?彼得·杜拉克(Peter Drucker)給未來經理人留下最真切的建言。

 

做出貢獻

1.你只能盡一切努力建立起自己的績效紀錄,而這也是增進別人信任及支持的唯一條件。

2.埋頭苦幹,不為全體負責者,無法成為高階主管。

3.知識工作者如果不自問「我可以有什麼貢獻?」
不但可能會訂定過低的目標,而且可能會追求錯誤的目標。因為他們可能把自己的貢獻定義得太狹隘了。

4.你只需學會對毫無貢獻的事情說「不」

5.高效能的管理者會把焦點放在有所貢獻上。他們不會一味埋首於工作中,而會抬起頭來  向外看,關注應該達到的目標。

 

追求成效

6.時間是最珍貴的資源,不能管理時間,便什麼也無法管理。

7.集中時間與心力,「一個時間裡只做一件事」,而且那件事必須是「最重要的事」。

8.任何知識工作者(無論身分為何、職位多高)都能把要求他花時間投入的活動刪掉四分之一,而看不出任何影響。迄今為止,我還沒看過任何人辦不到。

9.決定先做那件事,是誰都能做的事,最困難的工作在於:決定哪些事情可以「緩辦」,但是又不用擔心「現在不做,明天會後悔」。

10.最棘手的事情莫過於沒有在一開始就把事情處理好,而拖延到最後才處理。

11.成員一天到晚都在開會的組織,就是沒人在做事的組織。

12.任何工作不成為組織活動與行為的一部分,就不能得到完成的機會。

13.反覆發生的危機是經理人辦事不力的表現。

 

領導力

14.有意願、有能力,而且會自我要求傾聽別人的意見。

15.不要為自己找藉口 ……

 

更多詳細內容請點閱以下連結: 彼得.杜拉克的畢生管理智慧,都在這 28 個忠告裡!

資料來源:經理人

2024年2月21日 星期三

如何培養能主動追求卓越、對團隊產生正面影響的人才?專家:企業應注意 3 個條件



我國中一年級時,導師交給我一把鑰匙,並說道:「你今天最早來,以後這把鑰匙交給你,你負責 0700 前到校,幫同學開門。」
接下來,我必須每天 5 30 分起床、6 點吃完早餐後,從家裡騎 20 分鐘腳踏車,到教室先幫同學開門。

對一個升學班而言,如果主要的績效是升學率,我所做的只是一位負責開門的人,與班級的績效(升學率)難以連結。
換作公司組織來看,我並不是一位卓越的員工,我只是把上級(導師)交給我的工作做好(do the things right)。

 

1983 年,湯姆.畢德士(Tom Peters)與羅伯特.華特曼(Robert Waterman)合寫一本轟動一時的書,書名叫《追求卓越》(In Search of Excellence)。
書中提到成功的企業,是由具有卓越素質的個別員工所構建而成,要將員工視為企業最重要的資產之一,員工則以卓越的工作表現和貢獻,推動企業的成功。然而,當公司透過招募與選拔優秀人才,輔以教育訓練展現員工實力,結局卻是,當員工表現卓越之後,不久即隨之求去。

 

當員工從菜鳥變成老鳥,就可能認為工作意義不如以往

隨著社會的發展,人們需要在企業或組織中工作才得以謀生,工作不僅提供了經濟收入,也讓人們有機會發揮潛能,追求個人與職業的目標,獲取成就感、社會地位及自我價值。雖然,工作為人們帶來成就、機會與挑戰,而隨著工作時間愈久,使得人們因工作壓力、職業倦怠、失去熱情等因素。
認為工作是一種「單調乏味」、「缺乏自主」或「浪費時間」的事,在這樣的環境下,員工當然很難有卓越的表現。

 

培養追求卓越的員工,是企業成功的一個關鍵因素。
企業要使員工表現卓越的 3 個條件,首先,要建立鮮明的企業文化和共享的價值觀;其次,確保組織中具有引領團隊走向卓越的領導者;第三,建立讓人獲得尊重、傾聽、重視、支持與託付,有意義且具挑戰的工作環境

 

根據心理學家亞伯拉罕.馬斯洛(Abraham Maslow)所提及的需求理論,當人們邁向自我實現的工作,即超越自我,會使人們跳脫僅關注自身的狀態,而改以卓越、共享願景為工作目標。

與其被動等待一位英明的領導者,來建立有意義的工作環境,為何不超越勝負,讓自己從自私自利轉變為服務他人,由自己來創造一個讓人們感到尊重、傾聽、受重視的工作環境?

 

除了把事情做到最好,也要創造尊重、傾聽的工作環境

就像經濟學家亞當.史密斯(Adam Smith)在《國富論》寫道,最能在市場上占得上風的人,就是那些可以把他人的利益,也納入自身考量的人。
領導力教練佛瑞德.考夫曼(Fred Kofman)在《清醒的企業》中提到,衡量成功、創造有意義的工作環境,可以讓他人知道:

在工作上被期待要做到什麼;

每天都有機會把工作做到最好;

做好工作得以受到表揚或讚美;

上司或工作同事會對個人表示關懷….

 

更多詳細內容請點閱以下連結: 如何培養能主動追求卓越、對團隊產生正面影響的人才?專家:企業應注意 3 個條件

資料來源:經理人

2024年2月6日 星期二

把事情做對、做好!為「最終成果」負「完全責任」,就是當責



什麼是「當責」(accountability)?

你或許看過「accountability」「accountable」這兩個英文字,你的理解或翻譯是什麼?
是「responsibility」「responsible」(責任、負責)的同義詞嗎?還是你隱約察覺有所不同,但是也找不到更適切的中文翻譯?

 

「當責」二字,是採用《當責》一書作者張文隆對於「accountability」的中譯。
accountability」的概念與工具,不只是「負責」而已,而是要你「負起完全責任,交出成果」。

 

把事做完,還要做得更好

要解釋「當責」的概念,很容易愈說愈抽象,不過如果從實際的情境切入,大概很快就能體會何謂「負起當責」的人,
又與「沒有當責」的人有何不同?

在接獲主管指示將某份文件交給A公司總經理後,「當責者」並沒有隨手就將文件放入信封、貼上郵票,然後寄出給對方,
而是立即詢問主管:「這是否為急件?」「要叫快遞嗎?」等到文件送出後,再與收件人確認是否收到。

至於「沒有當責」者,又是如何呢?他很「負責地」即刻把文件塞入信封,貼上郵票,投進郵筒。
日後當主管發現對方尚未收到文件,前來詢問時,他會說:「我已經寄出去啦!」「你又沒說要用快遞寄送!」「是郵局把信寄丟了,又不是我的錯!」

 

「又不是我的錯!」「這怎麼能怪我!」「該做的事我都做了!」……
你經常聽到隔壁同事說出這樣的話嗎?又或者你自己就是這樣的工作者?

 

看過電影《A錢大玩家》(Rogue Trader)嗎?劇情描述一位名叫尼克‧李森(Nick Lesson)的28歲年輕期貨交易員,
1995
2月在日本股票市場上豪賭,一個人利用兩個不同的帳戶,大玩套利戲法,而且還濫用職權更改內部稽核系統,虛構出投資獲利的假象。

之後,一場突如其來的神戶大地震,導致日經指數崩盤,他卻認為只是短暫的損失,因此加倍賭資,希望在市場反彈時大賺一筆,銀行高層不察,
仍繼續傾注資金,終至全盤皆輸,產生10億英磅的呆帳。

一夕之間,擁有232年歷史、英國最老牌的霸菱銀行(Barings Bank)宣告倒閉,以最不堪的方式走入了歷史,總結一句,就是缺乏監督。
醜聞發生時,所有管理階層交互指責,沒有人肯承認錯誤。

 

老是將錯誤、責任歸咎於旁人者,豈止一般工作者而已,
即使是要承擔起經營責任的高階主管,也經常是食指指向他人,或是雙手一攤,表示毫不知情。

 

刮風下雨,都是自己的責任

對你而言,「當責」或許是個陌生的字眼,但是當責要解決的問題,你一定非常熟悉。
也因此,許多列名《財星》(Fortune500大的企業,紛紛將「當責」(accountability)列入企業的使命或價值觀中;
《哈佛商業評論》前總編輯史東(Nan Stone)直言:「當責」將成為未來10年的熱門用語….

 

更多詳細內容請點閱以下連結: 把事情做對、做好!為「最終成果」負「完全責任」,就是當責

資料來源:經理人

2024年1月25日 星期四

善用「畢馬龍效應」,主管有效激勵員工的6個原則


 

畢馬龍(Pygmalion)是一位精於雕刻的古希臘國王,有一天,他刻了一座美麗的少女雕像,而且深深愛上自己的作品,
每天將雕像當作真人對待、無微不至的照顧,沒想到就這樣感動了天神,讓少女雕像化為人類。

 

到了今日社會,所謂的「畢馬龍效應」強調的就是他人「期望」所帶來的影響

一開始,這個效應最先在教育界受到討論。心理學家發現,當教師對於學生抱有正向期望,學生往往會有更優秀的表現,
因此畢馬龍效應有時也被稱作「自我應驗式預言」(Self-fulfilling prophecy

後來,畢馬龍效應也被應用到職場當中。簡言之,主管對於下屬的期望程度,會影響下屬的自信心、潛力和產能。

 

企業如何應用畢馬龍效應?

1961年,大都會人壽保險(Metropolitan Life Insurance)在洛克威(Rockaway)的分公司主管歐伯蘭德(Alfred Oberlander
進行了一項相關實驗,驗證了畢馬龍效應在企業組織內的影響力。

歐伯蘭德選出自己手下最優秀的6位業務員,組成一個團隊,並稱之為「夢幻隊」(Super-staff),
並為他們訂下一個目標:完成去年整個組織三分之二的業績。

結果,這支團隊在前12週不僅繳出超乎原先設定的預期表現,而且還讓整個組織的業績進步了40%
隔年當組織擴編時,他們再次將「夢幻隊」的概念應用在另一批職員身上,結果整體業績再度成長2530%,於是這個分組方式就這樣沿用下去了。

 

當時,歐伯蘭德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:一開始就被預期能夠達成業績的優秀員工中,所有人都成功達標。

另一方面,那些原本業績較不出色的業務員組成的團隊,卻出現表現下滑的現象,而且離職率也增加。

 

哈佛商學院教授李文斯頓(J. Sterling Livingston)進一步解釋這個現象:「表現不佳的業務員大多無法維持良好的自我形象、自尊心,
當他們面對上司的低期望時,為了防止自我意識再度受傷,常會盡量避免後續失敗的可能性。他們可能會因此減少電話推銷的次數、
或降低推銷積極度,因為這些行為都有可能會造成更多的否定。」

如此一來,他人的低期望加上自身的低自尊,反而形塑了一個更可能失敗的循環模式,並且驗證了主管的負面期望。

 

激勵員工的6個原則

從畢馬龍效應的各種案例,就可看出「激勵員工」的重要性:不但能提升員工的工作效率,甚至能翻轉員工內心的自我形象。

那麼,主管要如何才能有效的激勵員工?《人人都要學的熱血激勵術》(Motivate Like a CEO)一書作者蘇珊.貝慈(Suzanne Bates
在訪談過多位企業高階主管過後,列出了以下原則:

1. 專注目標,保持熱情

    要先激勵員工,首先要先能激勵自己。一位主管若能專注目標、保持熱情,員工也會被其感染,進一步讓整個組織更專注在目標上。

2. 明確傳達使命(Purpose

    貝慈說:「想要像CEO一樣激勵員工,意味著讓員工受到自身熱情、使命所驅動,並且透過相同的使命和其他人產生連結。」

……

 

更多詳細內容請點閱以下連結:善用「畢馬龍效應」,主管有效激勵員工的6個原則

資料來源:Cheers快樂工作人

2024年1月10日 星期三

給心累主管:想養出「不掉球」的當責團隊,其實關鍵在你


個頂尖團隊與平庸團隊的差異,在於有多少人願意「多做一點點」(One more ounce)。

但想擁有主動接球、彼此補位的夢幻團隊,還得取決於主管。

 

當責人才養成3關鍵:

1. AI競爭下,展現當責=打造不可取代性

2. 主管需修煉:落實領導、管理誠信與引導屬下

3. 組織也有責:「獎勵、權力、能力」缺一不可

 

曾經打過雙打的人,對這樣的情境一定不陌生:一顆球飛向兩人中間,兩人默不吭聲、同時以為對方會接球,
最後,誰也沒出手,只能眼睜睜看著團隊失分,再相互責怪。

這是許多人在日常工作中的寫照。主管發派了一項任務,「所有人」都推測「某個人」會去做,且「任何人」都能做,
導致最後「沒有人」真正捲起袖子行動。

 

「很多公司會說,我把目標設定好就夠了,其實這只是一個開始,」前麥肯錫資深顧問、台大領導學程兼任副教授孫憶明提醒。

作為國內外許多企業數位轉型與組織領導的顧問,他觀察到台灣過去製造業「說一才做一」的管理模式將愈來愈不管用。

「未來走向更多元的商業模式、更貼近市場與客戶,我們要培養的人才必須更自主當責。」

孫憶明強調,這正是許多企業保持頂尖的秘密。

 

負責還不夠嗎?當責才能展現個人價值

「負責」與「當責」有什麼不一樣?從英文來看,負責是“Responsibility”,意即接收到什麼指定、就做出相對的回應,
心態上是被動的;當責則是“Accountability”,可被問責、把結果視為自己的責任,不只做完而且還確保有成效,心態上是主動且積極的。

很顯然,面對市場的易變性與模糊性,一個組織擁有愈高比例的當責人才,愈容易應變外界挑戰,即時把握商機。

 

然而,當責不單是為了組織,更是工作人在AI時代下展現不可或缺性的要領。
孫憶明直言:「為了累積自己的價值、信用和專業,這是每一個人都要做的修煉。」

建議從以下3個面向思考:

第一,你有沒有「多做一點」(One more ounce)的精神?把份內事完成之後,你是否想過如何優化成效?是否問過同事可以如何協助對方?
這份願意多走一哩路的熱情,很容易就會被團隊察覺。

 

第二,你有沒有為組織「多創造價值」?當責並不鼓勵一味付出或窮忙,任何多下的功夫,必須能在某些指標或數據上被衡量。

……

 

更多詳細內容請點閱以下連結:給心累主管:想養出「不掉球」的當責團隊,其實關鍵在你

資料來源:Cheers快樂工作人